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ù

【源】 ①源自己姓。顾伯,夏商时侯国(故城在今山东范阳东南50里之顾城),成汤伐韦顾,子孙散亡,以邑为氏(7,11,12,17,60)。②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,汉时别封其子为顾余侯,初居会稽,亦称顾氏(7,12,17,60)。③清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氏土司,始姓于元朝(72)。④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自礼部尚书顾八代始,子孙以顾为氏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裕固族顾令氏,汉姓为顾(198)。⑥锡伯族郭尔佳氏(亦作顾尔佳氏),汉姓为顾(201)。⑦蒙古(344)、壮(109)、回等民族有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今亦俗作〔〕。【望】 武陵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25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浙江等省多此姓,2省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60%。【人】 顾安朱,周时人(21)。顾综,东汉时吴人,明帝时官至尚书令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、泸水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苗、彝、白、壮、土家、锡伯、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己姓。伯爵,夏商之诸侯,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,是其地也。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亦云: “出己姓。顾伯,夏商诸侯,成汤伐韦、顾,顾之子孙散亡,以邑为氏。” 今河南范县东南五十里处有顾城,即古顾国遗址。②又据 《顾谱》云: “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,汉封东瓯。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。汉初居会稽,亦为顾氏。” 又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出姒姓,越王勾践之支庶,封於顾邑,子孙遂氏焉。世为吴著姓,望出武陵。” ③或为满族姓所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顾八代,官礼部尚书。谥文端。本姓伊尔根觉罗氏,自八代始,子孙以顾为氏。”此则以名为氏。④或为锡伯族之固尔佳氏所改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后改为单姓 “”,盖取固尔佳氏之首音谐“”而得。⑤或由裕固族之顾令 (或作 “顾勒都斯”) 氏所改。本房族名,或以代姓。后改单姓“”,取顾令氏之首音谐“”而得。

汉代有顾翔; 三国时吴有顾雍,丞相; 唐代有顾况,诗人; 明代有顾炎武,学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嘎格達依爾

    读音:Gāgédáyīěr鄂伦春族姓氏。出自阿其格查依尔“哈拉”,原为“贪多” 之意。相传兄弟为丢失斗米而失和,因而分族,亦有嘎格达依尔之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
  • 申包

    读音:Shēnbāo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Zōu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姒姓,越王勾践之后。二是源自曹姓,以国名为姓。周代有邹国,又称邾娄,后为楚所灭,后世子孙有以邹为姓氏者。邹姓主要发祥于今山东邹城。西汉以后,邹姓一支迁

  • 读音:fù【源】 ①古帝大庭氏(即神农氏)居曲阜,后有阜氏(15,21,60)。②春秋时鲁有堂阜,《汉地理志》有阜城、阜陵,阜氏或有以地为氏者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蒙城(303)

  • 读音:Jiàn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蜀郡(17,418)。【人】劒牟岭,唐时高丽酋长,见《唐书》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 (按:劒,剑之异

  • 读音:Fú/Fwu【源】 见汉史游《急就篇》(63)。

  • 依里

    读音:Yīl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黎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chàng畅出姜姓,齐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畅氏出齐,唐有畅当。(见《陈留风俗传》)▲<汉>畅曾,曾撰《水德经》。<唐>畅璀,河东人,户部尚书。<元>畅师文,南

  • 牽牛

    读音:Qiānniú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居榮勞

    读音:Jūróngláo【综】 德昂族姓。居云南潞西三台邦外,以氏族名为姓,汉姓为李(14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