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ài

赖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一是出自姬姓。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于赖国,后为楚国所灭,其国人遂以赖为姓。二是源自姜姓。炎帝后裔赖山氏东迁至河南建立赖国,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。

赖姓发源于今河南境内。秦汉时期,赖姓已有迁居南方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赖姓为避乱南迁,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浙江、江苏、广东等地均有赖姓分布。宋元时期,赖姓又有人大量南迁,使赖姓称盛于南方。明初,赖姓有部分人家迁居四川、云南一带,还有很多融入阿昌族。清朝初年,赖姓有部分人家渡海入台。如今赖姓以广东居多。

赖姓历史人物有赖裴,唐乾元年间进士,被任命为崇文馆校书郎,未赴,归乡不仕,人称其所居之地为“秘书里”。赖文,南宋人,曾两次领导过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地的茶农、茶贩起义,后被诱降,死于江州。赖瑛,明永乐年间进士,直言敢谏、勤政爱民,深受百姓拥戴,官至参政。赖礼,明代人,历任武功、沅江知县,刚正无私,两袖清风,广受百姓称颂。赖和,中国台湾作家。受新文化运动影响,倡导并发动了白话文学运动,反殖民主义、反封建倾向鲜明,其创作宗旨坚持“为人生”的写实主义,后被日本统治当局迫害,出狱后即去世。

赖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七十六位。


春秋时有赖国,其后以国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赖氏,子爵,今蔡州褒信有赖亭,即其地也。昭四年,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汉有交趾太守赖先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
▲<元>赖禄孙,宁化人。<明>赖礼,南康人,沅江知县。<清>赖珍,永安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ē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

  • 馬適

    读音:Mǎdí【源】 马氏之适子(即嫡子,正妻所生之子),别其族为马适氏(60,62)。【人】 马适育,东汉时毕梁侯(7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

  • 读音:bǎo【源】 出自保氏(60,62,91)。或由褒氏所改(91)。【布】 江苏启东有此姓(311)。【人】 葆光生,明时河南叶县人,正德中任江苏高淳县训导(21,24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

  • 读音:Qí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,原姓西俄朗,后分支为二,一曰琪、一曰却木(15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亦收载,未详其

  • 耶羅多

    读音:Yéluóduō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疑即移剌氏(71)。

  • 伯夏

    读音:bó xià【源】 周文王之十五子高封于毕(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北之毕原),称毕公高,其后裔晋大夫毕万封于魏(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),是为魏侯,其后有伯夏氏(6,7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

  • 桑罕

    读音:Sānghǎn普米族姓氏。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,出自“熊扛尼”姓。本家族名,或以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普米族》。

  • 读音:kāi【音】 亦音坚(Jiān)(88),或音姬(Jī)(62)。【源】 西羌人姓(78)。汉时有幵羌,其后有幵氏,后人亦书幵为开。一说,后人误书亓、丌为开,三字之姓通作其(11,62)。亦见《

  • 公吉喇特

    读音:Gōngjílǎ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阿喇克绰忒、西喇塔拉、喀拉沁、察哈尔等地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德林之妻为贡吉拉忒氏(260)。〔贡吉拉忒〕似即公吉喇

  • 读音:Kò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“元有控库世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