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ǔ

许姓来源有三个。一是出自姜姓, 为炎帝的后裔, 以国为氏。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, 建立了姬姓国———西周。周成王分封诸侯, 其中许国是姜姓诸侯国, 其始祖为文叔, 也称为许文叔。春秋时, 许国成为楚国的附庸, 战国初期被楚所灭。许国亡国后, 子孙以国为氏, 称许氏, 史称许姓正宗。二是出自尧帝时许由的后代。三是出自其他民族改姓。

许姓最初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许昌东。春秋时, 源于姜姓后裔文叔的一支许姓, 被郑、楚所逼, 多次辗转于叶(今河南叶县西南)、城父(今安徽亳州东南)、荆山(今属湖北)、容城(今河南鲁山东南) 等地,后被楚所灭, 子孙有流落于今湖南省新晃、芷江一带者。这可以说是许姓第一次的繁衍迁徙。秦汉时期, 许姓已遍布河南、河北两省的绝大部分地区, 后形成许姓历史上最大望族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 为避北方战祸, 许姓迁居于今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宋元至明清之际, 许姓大量南迁, 还有一部分迁居海外。这样就使得宋元之际, 南方许姓多于北方。清代移居台湾的许姓, 多出汝南一郡, 集中居于台北、屏东、高雄等地。许姓现在主要居于江苏、山东、云南、广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浙江等省。

许姓历史人物有许慎, 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、文字学家, 他编撰的《说文解字》闻名于世, 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, 解释字义的字典。许衡, 宋元之际学者, 其学说对程朱理学的传播和朱陆合流有一定影响, 著作有《鲁斋遗书》等。许世友,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。

许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十位。


姜姓,炎帝之子孙。周武王其裔孙文叔于许,后为楚所灭,子孙分散,以国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尧四岳伯夷之后,与齐同宗,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姓源韵谱》)

与齐同祖,炎帝之后。尧四岳伯夷之子也。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,以为太岳后,今许州是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
▲<汉>许慎,召陵人,文字训诂学家。<唐>许浑,丹阳人,诗人。<清>许之渐,武进人,顺治时御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吐谷浑

    读音:tǔ yù hūn魏晋之际,鲜卑慕容廆兄吐谷浑,率部落青海之西,国端吐谷浑,或有归中国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吐谷浑,本辽东鲜卑也。西晋时,酋帅徒涉归有二子,长曰吐谷浑。永嘉

  • 步六根

    读音:Bùlùgēn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姓。后改为步氏。” (按:疑此即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“步鹿根”之别译,姑兼收。)

  • 博拉克齊特

    读音:Bólákèqí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常德之妻为博拉克齐特氏(260)。

  • 瑪多萊安

    读音:Mǎduōláiān高山族姓氏。属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。原意是“种绿豆”。“传说瓦古阿勒等三人到南投游玩,从汉人那里窃取绿豆种子,‘莱安’ 藏匿于生殖器里带回来播种,瓦古阿勒的后嗣遂

  • 爽鳩

    读音:Shuǎngj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 《左传》 少昊氏官名。国于齐土,因氏焉。”《姓氏考略》分其源为二:①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“古爽鸠氏之后。”

  • 奧卜特克基日

    读音:opǔtèkèjīrì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陈巴尔虎旗的莫尔格河流域(192)。

  • 读音:jì宋儒有继贤,广安人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Wù罕见姓氏。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ǒu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卿华耦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2,17)。【望】广平(17,60,418)。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耦嘉,汉时侍中(12,17)。现行罕

  • 黃摑

    读音:Huángguó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系出沙陀突厥,旧奉基督教,金时徙其一部于辽东,余者驻长城地域,守御北边(71)。亦称汪古。以部为氏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望】 陇西(60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