茆
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祭伯,亦称祭公,其后有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一说,即茅氏(60,62)。【望】汝宁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茆钦,明时江苏溧水人,成化戊戌进士,历南京大理寺卿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祭公后有茆氏。” 明代有茆永庆,山东人,洪武中陕西佥事。
一音mǒu; 《汉语大字典》音mǎo;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即茅氏”。姑兼收。
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祭伯,亦称祭公,其后有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一说,即茅氏(60,62)。【望】汝宁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茆钦,明时江苏溧水人,成化戊戌进士,历南京大理寺卿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祭公后有茆氏。” 明代有茆永庆,山东人,洪武中陕西佥事。
一音mǒu; 《汉语大字典》音mǎo;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即茅氏”。姑兼收。
读音:Yā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盖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íwéimíng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。由汉姓翟与党项姓嵬名组成复姓(240)。
读音:Hàjīnàkā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哈机纳喀氏(256)。
读音:Yǒushē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以国名为姓氏。《帝系》作 ‘有辛’,禹母之宗国。有㜪即有莘。”
读音:Nuó【源】 见王圻《续文献通考·分韵姓氏》(19,21)。那一作郍(15,2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戴,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郍,东裔也。其后姓舟
读音:Gāgédáyīěr鄂伦春族姓氏。出自阿其格查依尔“哈拉”,原为“贪多” 之意。相传兄弟为丢失斗米而失和,因而分族,亦有嘎格达依尔之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读音:Wūlíngē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辽代部落名,入金后以部为姓; 或为杨姓所改: “杨沃衍赐姓乌凌阿。”一作“乌陵阿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Mò’ěrjìlè【综】清满洲镶黄旗中有莫尔济勒氏(259)。又,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屯保之妻为莫尔吉勒氏(260),〔莫尔吉勒〕似即莫尔济勒之异译。
读音:jié【源】 ①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公子捷菑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60)。②鲜卑族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望】 泰山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掶〕(9,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
读音:Bālóngwǔ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端吉之妻为巴隆武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