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史
读音:Wēishǐ
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列家支(375)。
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列家支(375)。
读音:Fús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tāng pāng武德时东女国王姓汤滂氏。(见《唐书》)
读音:Báinán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白男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“源于芈姓。楚公族之后。”疑又写作“白南”。
读音:Ěrqǐ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zōu【源】 ①周幽王时内史棸子之后(7)。②郰氏之后去邑从木为棸氏,见《姓苑》(15,17,21)。【望】 襄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清时湖北襄阳、江南等地均有此姓(24)。【人】
读音:E-kèsū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香保之妻为阿克苏氏(260)。
读音:Zhuōmò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卓莫忒氏(259)。
读音:Tuǎ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ǐ wěi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,春秋时鲁国公子施父,字子尾,因以为氏(17,62)。②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公孙趸,字子尾,其后有子尾氏(4,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
读音:Nà’náng历史上藏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(氏)族为姓。时有赞普之妃,在其名字之前,“习惯加上姓氏,如纳康妃喜登”,喜登为名,“纳康”为氏族名,亦即姓氏,一作“纳南”。见《中国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