皙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为公皙氏所改。又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注“析”。(按: 郑公孙黑字子皙; 楚公子黑肱,亦字子皙,今析朱鉏乃公子黑之子,疑析即黑之字耳,皙亦作析。)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为公皙氏所改。又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注“析”。(按: 郑公孙黑字子皙; 楚公子黑肱,亦字子皙,今析朱鉏乃公子黑之子,疑析即黑之字耳,皙亦作析。)
读音:Hūfù【综】 非汉族姓(17,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ì fēi与“荔非”同。历史上关西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西羌种类也。”或作“荔非”、“荔菲”。“荔非”,又作“丽飞”、“利非”。
读音:Fángdāng【源】 ①拓拔八姓之一为房当氏(60,62)。 ②唐时党项以姓别为部,亦有房当氏,见《唐书》(7,1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云: “拓
读音:Ē【源】 系妸荷氏所改(17)。【音】 亦音ě(17)。【望】 怀道(17,418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《庄子·
读音:Dáxī【源】 ①达奚,代北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唐开元末,达奚部落皆叛,见《唐书·封常清传》(27)。②北魏献文帝弟之后为达奚氏(6,9,12,27,44)。一说,孝文帝以献文帝第三兄之后为达奚氏
读音:Shū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舜有大臣殳斨,子孙以祖名命姓。二是古有殳仗队,后人以兵器名“殳”为姓氏。殳姓发源于山东,如今人数不多,但遍布全国。殳姓历史人物有殳邦清,明初有名孝子。二子相舜
读音:wū lín dá乌林答曰蔡。(见《金史·国语解》)▲<金>乌林答乞住,大名路猛安人,大定进士。
读音:Shèyá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费雅郎阿(23,63,180,260)。
读音:Ān【源】 ①古严国之后。唐尧时许由之友严僖乃其后也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之讳,改为严氏。魏晋之际,有复姓庄者,故有庄、严二氏(11,12,17,60)。③丁零人姓
读音:Ālún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鄂拜之妻为阿伦氏(260)。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由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