烛龙
吐蕃有烛龙氏。(见《唐书》)
吐蕃有烛龙氏。(见《唐书》)
读音:bìng【音】 又音柄(Bìng)(17)。【源】 战国时赵侯支庶食采于并邑(故城在今山西太原)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並〕(91)。【望】
读音:Zīqiū【源】 菑丘,春秋时齐地(故城在今安徽宿县东北60里),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菑邱〕(17)。【人】 菑丘䜣,春秋时齐勇士,见《史记》(9,17)。历史上
读音:J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源。(按: “积”,《汉语大字典》 音zhǐ,其注引 《字汇补》云: “积,诸矢切,音枳,义阙。”未注明其为姓。)又,“积”而音jī
读音:Dù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陶唐氏后裔在西周时建唐国,称唐杜氏。后周成王灭唐,封弟弟虞于唐,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,称杜伯,子孙居杜城,因以为姓氏。二是杜康之后。相传杜康
读音:Wòzhǔn【源】金时女真人姓。斡准系女真人部名,居苏滨水(今绥芬河)、巴忽岭(今老爷岭兴凯湖西南部)、毛密水(今兴凯湖南的门河)一带,以部为氏(71,397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斡准〕(397)、
读音:Jiā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éigu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即围龟氏。” 详见该条。
读音:jūn chē代北复姓有军车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bō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播鞉,乐师,因氏(7)。又说,播鞉,官名,久官者子孙以官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1)。【望】 颍川(17,418)。【人】 播鼗武,殷末之贤人(1,6,
读音:Yèlǎng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称: “(西)夏人葉(叶)朗罗里。”未道其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