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ào

暴姓为以国为姓。东周时,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(今河南郑州北),其国民以国为姓。

古代时候暴氏望族多出自河东郡。

暴姓历史人物有暴胜之,西汉御史大夫。抵制盗贼有方,威震州郡,荐人从不疑人,有知人之誉。

暴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四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暴,周大夫采邑(故城在今河南原阳西),其后以邑为氏(17,62)。一说,周时诸侯国,周卿士暴辛公之后(6,7,9,11,12)。②清时满洲八旗姓巴哩氏后改为暴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③蒙古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河东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暴胜之,汉时河东人,御史大夫(6,1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,河北之乐亭、黄骅,山东之平度,山西之大同、朔州,陕西之韩城,河南之卢氏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一音‘瀑’。暴公,周卿士,见 《毛诗》; 《风俗通》: ‘暴辛公,周诸侯也’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商诸侯暴辛公之后。”)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所注与郑樵所言大略相同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系周卿士暴辛公后代。暴,辛公采地,又名暴隧,在今河南原阳县境。” ②为满族姓 “巴哩” 氏所改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战国时韩有大将暴鸢; 汉有直指使者暴胜之; 北齐有骠骑大将军暴显; 明代有大理寺少卿暴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巷

    读音:Xīxiàng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西巷敬叔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h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68,26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fú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敷季淮,明时四川犍为人,洪武中福建松溪县知县(15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江西之新余等地有分

  • 读音:J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北、云南南华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女餒普

    读音:Nǚněipǔ彝族姓氏,彝语“女”为黄牛之意,“女馁谱”即“黄牛氏族”,以之为姓。后或改单姓“黄”,盖取其汉意“黄牛”之首字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巴榮姜

    读音:Bāróngji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台湾桃园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濟拉喇

    读音:Jǐlālǎ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正白旗满洲护军达苏之妻为吉拉拉氏(260),〔吉拉拉〕似即济拉喇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

  • 哈爾濟諾特

    读音:Hǎěrjǐ'nuò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萨喇穆鲁(23,63)。【变】 清正黄旗蒙古亲军莫迪之妻为哈尔季诺特氏(260)。〔哈尔季诺特〕似即哈尔济诺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哈尔济诺特巴雅尔,

  • 治良匡

    读音:Zhìliángkuāng【综】 清时蒙古人姓。世居辽宁岫岩,后改为汉姓张(183)。

  • 读音:Liǎ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台北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鸡泽、蔚县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忻州,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