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孫
【源】 春秋时鲁桓公子季友之后,其孙行父始以季孙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人】 季孙宿,春秋时鲁大夫(21)。
历史上较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鲁公子季友之后也,亦曰季氏。”此以族系为氏。系出姬姓。
春秋时鲁大夫有季孙·肥、季孙·行父、季孙·意如。
【源】 春秋时鲁桓公子季友之后,其孙行父始以季孙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人】 季孙宿,春秋时鲁大夫(21)。
历史上较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鲁公子季友之后也,亦曰季氏。”此以族系为氏。系出姬姓。
春秋时鲁大夫有季孙·肥、季孙·行父、季孙·意如。
读音:Xià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《汉语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音xiǎng,不从。)
读音:Zhēn【源】见《姓解》(9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姓解》 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 椹,斫木。” (按: “椹” 之音zhēn者,同 “砧”,指砧板。)
读音:Měilè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西夏有监军美勒·都辅,后为宋折可适所获。
读音:Bùwùlá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wěi见《姓苑》。汉伟璋,光禄勋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Wūlìsī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《瑷珲县志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吴”,盖取其哈拉乌力斯之首音,谐以汉字“吴”而得。
读音:Dábó【源】 代北姓(60)。即达步,亦即达薄干之省译,为高车人之姓(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褒氏,又有改为裒氏(6,7,17,27,60)。古时褒、裒相通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通志
读音:wú【源】 与无不同,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【布】 北京、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无泽,上古与舜为友。(见《尚友录》)河南新郑有无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Gōumáng【源】 勾氏之祖也,见《万姓统谱》(63)。勾芒为古帝号,当以号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句芒〕(7,60)。
读音:Dàibùkuí【综】 白族姓。云南碧江地区以熊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白语称熊为戴布逵,以族名为姓(13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