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Hǎ

哈姓为少数民族姓氏,蒙古族和回族中多有此姓,来源无考。

哈姓如今主要分布在河北、江苏、湖北、河南等省和西北等地。

哈姓历史人物有元代延祜年间郡监哈珊,为政期间勤政为民。他曾率众开辟河道,既方便行人,又有助于农业灌溉。当时有歌谣称他:“哈珊开便河,恩多怨也多,百年千载后,恩在怨消磨。”

哈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九十五位。


【音】 今亦音Hà。【源】 ①见《篇海类编》(86)。②鄂温克族哈赫尔氏,汉姓为哈(192)。③裕固族哈勒嘎尔氏,汉姓为哈(198)。④锡伯族哈斯胡里氏,汉姓为哈(201)。⑤回族姓(105,176)。【望】 长葛(261),汝宁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哈新民,明时长葛人,洪武中任御史(15,21)。哈元生,清时河间人,累官贵州提督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黑龙江之嫩江县,内蒙古之乌海,甘肃之酒泉、徽县,新疆之塔城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、傈僳族姓氏。此姓由武清等县市公安局提供。或与“”之hǎ姓同,俗读音变,致使 “” 之hā、hǎ二音并行,遂成两姓。

一音xi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乃

    读音:Pǔ′nǎi【综】 疑即普氏(70)。周摇,字世安,其先与北魏同源,初为普乃氏(一作普屯),及居洛阳改为周氏。周闵帝受禅,赐姓车非氏,封金水郡公。文帝受禅,复姓周氏(27,47,61)。历史上鲜

  • 挖饒時

    读音:Wāráoshí【综】 傈僳族氏族名,以鱼为原始图腾,傈僳语鱼为挖饶时。亦作〔鹅饶息〕、〔敖扒〕、〔旺扒〕、〔旺渣扒〕等。世居云南怒江地区。汉姓为余(148,149,150)。

  • 读音:qīn【源】 见《三辅决录》(7,9,12,17,21)及《姓苑》(6)。【望】 扶风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广东广州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
  • 浮邱

    读音:F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一作“浮丘”。晋代有浮邱伯,道士,尝 “控鹤上嵩山”。

  • 瓦乾

    读音:Wǎqián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猪肚子”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biǎn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时名医扁鹊之后(15,17,60)。春秋时良医扁鹊,姓秦名越人,渤海人,其医术与黄帝时扁鹊相类,故称扁鹊(17,26)。【望】 渤海、南阳(17,21,60,418)。

  • 吴延

    读音:Wúyán【综】 清满洲正红旗中有吴延氏(259)。按,或源出金时女真人姓乌延氏。

  • 和果羅

    读音:Héguǒluó【综】 清蒙古镶白旗有和果罗氏(259)。

  • 读音:Sōng松姓起源比较有趣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,曾到泰山祭祀,在立石、封祠祀后下山途中,突遇大雨,而山上无处躲雨,于是秦始皇就立于松下躲雨。不久风息雨停,秦始皇认为这棵大树护驾有功,当场赏封

  • 析婁

    读音:Xīlóu【综】 据关中碑文记载,北周、隋初时非汉族姓中有析娄氏(7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