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ì

【源】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(1,6,7)。②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 临安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台湾(68,261)、四川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力题,汉时鲁相(6,1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广西之永福,贵州之从江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壮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黄帝臣力牧之后。汉有鲁相力题; 汉末有力子都,为盗。今临安多有此姓。”此以古人名为氏。(按:《帝王世纪》:黄帝梦人执千钧之弩,驱羊万群,寤而叹曰:“夫千钧之弩,异力者也;驱羊数万群,能牧民为善者也,於是依占求之,得力牧於大泽,进以为将。”)望出临安。

唐代有力僧护,江陵人;宋代有力起,古田人,嘉定进士;又有力珪,潮州佥判;明代有力魁,郧阳知县;又有力谊,尉氏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别哥倫

    读音:Biégēlú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媿

    读音:Chǒu【音】又音愧(Kuì)(86,91)。 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21,24)、《集韵》(86)。商周时古族鬼方,活动于今陕西一带,亦称媿氏(91)。一说,或系魏氏因事去禾为媿(26)。 【人】

  • 读音:Zhū/Ju,Chu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夫余

    读音:fū yú吴太子夫概王奔楚,余子在吴,以夫余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北邻有乌桓夫余。(见《史记·货殖传》)

  • 肩吾

    读音:jiān wú【源】 古贤者肩吾,后世有肩吾氏,乃合古人姓名而氏之(60,62)。【人】 肩吾民,汉时东海太守(6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郑樵注云: 《庄子

  • 吐盧

    读音:Tǔlú【源】 南北朝时高车部12姓,其第2姓为吐卢氏(11,17,27)。北魏关中碑文载有吐卢氏(78)。疑吐卢即叱卢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觿》 收注云: “高车姓,以部族为姓氏

  • 读音:Cì/Tsyh,Tsz【综】 荆有㐸飞,得宝剑于干越,见《洪武正韵》引《荀子》(86)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㐸姓(427)。

  • 读音:Lù逯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自嬴姓,秦国公族有大夫封于逯邑,其后人以封邑名为姓。二是源自芈姓,东周时楚国公族有逯氏。逯姓发源于陕西、甘肃一带,以广平郡(河北鸡泽)、临河郡

  • 读音:Kuì【综】或系慎溃氏所改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iàng【源】 舜弟之裔(17,62)。舜之弟象封于有庳(故城在今湖南道县北),其后有象氏、库氏、畀氏、鼻氏(19,21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24)。【望】 颖川(17,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