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沙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)。系以王父字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公沙穆,东汉时北海胶东人,弘农令,后迁辽东属国都尉(21)。公沙仲穆,唐时人,著《太和野史》十卷(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郑樵将其归入“以鲁人字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云: “以父字为氏”,似应系出姬姓。后汉有公沙·穆,北海胶东人,辽东属国都尉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)。系以王父字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公沙穆,东汉时北海胶东人,弘农令,后迁辽东属国都尉(21)。公沙仲穆,唐时人,著《太和野史》十卷(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郑樵将其归入“以鲁人字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云: “以父字为氏”,似应系出姬姓。后汉有公沙·穆,北海胶东人,辽东属国都尉。
读音:Shàoj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春秋时宋有绍绩昧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ìbósī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密赤思”。
读音:luán dī匈奴单于姓挛鞮氏。(见《史记》)
读音:Yùlóng【源】 系自祁姓。陶唐氏之孙刘累事夏王孔甲,学扰龙于豢龙氏,夏后嘉之,赐姓御龙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【人】 御龙君,汉时侍御史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
读音:Guōbāolè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汉姓为郭(192)。似即清满洲八旗姓郭博勒氏之异译。
读音:Dū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玛察、德都里、德敦村、黑龙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姓都烈。 【变】①后改为强氏(180)。②亦作〔都理〕(260)。③清镶蓝旗满
读音:mǒ niǎn金姓,望出广平。▲〈金〉抹捻尽忠,上京路猛安人。
读音:Dìwǔ第五姓主要是以次第为姓。汉代将齐国贵族迁至京兆房陵,以次第为姓,有第一至第八。现在第五姓主要分布在陕西泾阳和旬邑。第五姓历史人物有第五伦,京兆长陵人,东汉光武帝后期举孝廉。历任会
读音:J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。唐代有岌藏。
读音:Rǒ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省永登县有此姓。汉族姓氏。永登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於古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