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孟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公子絷,字公孟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60)。一说,公孟为之字(7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公孟子高,周时人,见《尚友录》(21)。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卫公孟絷之后也。” 以字为氏。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亦云:“卫襄公子公子絷字公孟,其孙, 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公子絷,字公孟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60)。一说,公孟为之字(7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公孟子高,周时人,见《尚友录》(21)。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卫公孟絷之后也。” 以字为氏。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亦云:“卫襄公子公子絷字公孟,其孙, 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读音:Yòulián【源】 宥连,南北朝时北部落名,以部为氏(27,60,62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宥连氏为云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7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
读音:Ruì/Ruey,Rwei,Jui【源】①春秋时齐有锐司徒,主锐兵之官,当以官为氏(7,9,11,12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(8,17,60)。③鲜卑族姓,见《姓苑》(7,9,11,1
读音:Tètèli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州八旗中有特特哷氏(256)。
读音:Zhéyī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哲伊〕(24)。【人】 折俊义,西夏武节大夫(24)。
读音:Zōu【源】 ①系自姚姓。舜之后分封有邹国(故城在今山东邹平)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系自曹姓。古帝颛顼之裔,春秋时邾子之支庶封于邹(故城在今山东邹平东南28里),后灭于楚,子孙以邑为氏(7,
读音:Huǒ现行极罕见姓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,钬,现代才出的字,一种稀土金属元素,化学符号为ho。作为姓氏,其产生不会比钬元素的发现更早。疑其为
读音:Yǎng【源】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《汉语大字典》音áng,又音yīng,未注明其为姓。
读音:Zh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ún’èluò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那穆齐之妻为浑鄂洛氏(260)。
读音:Kǒngzǐ历史上罕见复姓。顾炎武 《日知录》 有载:“孔丘非妇人,其姓子,氏是孔。” 孔子,氏姓连排——孔氏子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