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清平山堂话本》。
一卷。清代范士增撰。是卷以《四书》成句解《诗经》。如以“王道之始也”解《关雎》全旨,以“思之弗得弗措也”解“求之不得,展转反侧”,以“一家仁”解《麟趾》全旨,以“恐惧乎其所不闻”解“鸡即鸣矣,朝即盈矣
不分卷。清佚名撰。按其叙跋凡例,或署梅隐山人,或署片云居士冯氏。此书凡汇七巧图通别两种版式。成于嘉庆十九年(1814)四月、次年刊版得月斋,与桑下客之《七巧图合璧》相辅以行。此图原七百有余,除去前刻己
一卷。汉邹阳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邹阳,齐(今属山东)人。初与吴严忌、枚乘等俱侍吴,吴王因立太子一事怨恨朝廷,阴谋反叛。阳上书极谏,吴王不纳。阳恐祸己,与枚乘、吴严忌至梁,跟随梁孝王。后羊胜等人嫉妒邹阳才
五种,十八卷。清谭沄(详见《禹贡章句》)撰。五种为《禹贡章句》四卷附《图说》一卷、《春秋日月考》四卷、《孟子辨证》二卷、《国语释地》三卷、《古今冬至表》四卷。《禹贡章句》综辑群书、参考众说,而成此书,
一卷。本书为《隶古定尚书》的残卷,发现于敦煌石室之中。共有《周书》中之《洪范》、《旅獒》、《金縢》、《大诰》、《微子之命》五篇,中间有些残佚现象。以现存者与《史记·宋世家集解》所引孔《传》相校,二者基
三十一卷。宋末元初刘壎(1240-?)撰。刘壎字起潜,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据书中自称,开庆元年(1259)20岁,知其生于南宋嘉熙四年(1240)。书中又称,元武宗至大辛亥(1311)
二卷。元胡一中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一中字允文。诸暨(今属浙江省)人。元代学者。曾官绍兴路参军。《定正洪范》一书,据宋王柏、文及翁及元吴澄三家之说并参以己意,改定《洪范》之本。其书首为图说,次为经文考订,
无卷数。清代耿介撰。耿介见《中州道学编》条。此书辑宋儒周敦颐、程颐、程颢、张载、朱熹五人的部分著作为一集,每卷书前各自编列了小传,其中附有作者的观点。全书在周敦颐著作中摘录了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六章
①二卷,清毛峻德纂修。毛峻德,字觐文,直隶良乡(今北京市良乡)人,监生,官鹤峰州知州。州志前无可考。毛峻德任知州,思鹤峰为新建之区,案牍易至失散,不可无所募集,因辑州志,于乾隆六年(1741)成书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