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修兴化县志

重修兴化县志

十卷。清梁园棣修,郑之侨、赵彦俞纂。梁园棣,字友华,山西灵石县人。举人,道光二十六年(1846)、二十八年、三十年三任兴化知县,咸丰二年调任江都县。郑之侨,江苏吴县人。举人,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教谕。赵彦俞,江苏丹徒县人。廪贡生,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训导。梁园棣莅任兴化,正值邑人薛联元、薛树声父子著其志稿,大纲虽立,而条目犹阙,遂邀绅士辈在此基础上修成此志。其纪事主要自康熙二十三年至咸丰元年。此志亦遵《江南通志》体例,以十志为总纲。卷前有咸丰元年梁序、旧序、凡例、志目;卷一志舆地,其目八,为图说、沿革、疆域、风俗、城池、公署、古迹、祠祀;卷二志河渠,其目三,为境内河道、上游形势、泄水去路;卷三志食货,其目六,为田赋、户口、征辟、蠲赈、仓储、物产;卷四志学校,其目二,为学宫、书院;卷五志武备,其目一,为军制;卷六志秩官,其目十,为知县、县丞、主簿、典吏、教谕、训导、巡检、仓大使、武秩、宦绩;卷七志选举,其目九,为进士、举人、贡生、辟荐、封荫、旌叙、例仕、武进士、武举人;卷八志人物,其目十四,为列传、忠烈、教友、仕绩、儒林、文苑、武功、戚畹、封荫、卓行、尚义、隐逸、流寓、列女;卷九志艺文,其目五,为碑目、书目、古文、赋、诗;卷十志杂类,其目三,为方伎、仙释、外纪。此志河渠志一门目中,详载了境内黄河、洪泽湖、运河及沿途坝、闸、堤的情况,在全书占有突出的地位。其不足之处,在文、诗二目中多载外籍名人之作,而舆图中亦多有讹误。有清咸丰二年(1852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学易集

    八卷。宋刘跂(?-1117)撰。刘跂,字斯立,东光(今河北东光县)人,刘挚之子。元丰二年(1079)进士,初选亳州教授。元祐初,除曹州州学教授,以雄州防御推官知江州彭泽县。其后改管城、蕲水,所至有政绩

  • 握兰轩随笔

    二卷。清卜陈彝撰。陈彝字简庵,生于1628年,卒于1683年。是书共一百一十八条,分上、下两卷,每卷各为五十九条。从经文到史学,从世俗百姓到封建君王,从封建礼学到礼教法规,广泛地进行了杂考,间或阐述个

  • 海山仙馆丛书

    五十六种,四百九十二卷。清潘仕诚编。潘仕诚字德畬,广乐番禺人。官至兵部郎中。丛书刊于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仿《知不足斋丛书》体例,板式亦相同。书前凡例曰“但择前贤遗编,足资身心学问,而坊肆元传本者

  • 金陵癸申事略

    一卷。清谢介鹤撰。介鹤生卒年不详,江苏常州人。他在咸丰三年(1853)曾任事于太平天国南京粮馆,参加了张继庚叛乱,逃出南京后,奉命编此书,以使清军了解太平军情况。书中记事起自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七日(18

  • 乡党典义

    二册不分卷。清魏晋(生卒年不详)撰。晋乃衡阳人。是书取经传中的制度、名物,来考订《论语·乡党篇》。其遍稽诸经传,根据诸注疏,取证于婺源江永的《乡党图考》。讨论其源流,参证其得失,颇为精密。晋自序中称是

  • 建安县志

    十卷,清崔铣修,陆登选纂。崔铣,太平(安徽当涂)人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举人。康熙四十七年(1708)任建安县知县。陆登选,邑人,曾任浙江分水县知县。崔铣任县令后,以旧志多毁于战乱,恐志乘久阙使旧

  • 云阳李先生文集

    十卷,《附录》一卷。或名《云阳集》。元李祁(约1347前后在世)撰。祁字一初,别号希蘧。生卒年不详。茶陵(今属湖南)人。元统元年(1333)进士。除应奉翰林文字,改授婺源州同知,迁江浙儒学副提举。元末

  • 友渔斋诗集

    十卷。清黄凯钧(1751-?)撰。黄凯钧字南薰,号退庵,浙江嘉善人。他出身农家,父曾请师教他科举八股之文,但他性不近帖,弃举业而不废读书,尤好为诗。父夭亡后,家事系身,却仍常吟不辍,唯所作可存者无几;

  • 国朝文类

    七十卷。《目录》三卷。元苏天爵(1294-1352)编。苏天爵字伯修,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。生平事迹见《滋溪文稿》条。天爵曾三居史馆,预修武宗、文宗实录,于元代史事掌故,最为娴习。此书所录诗、文八百余

  • 四书续考

    四卷。清陶起庠(详见《四书补义》)撰。是书首有起庠自序,书分四卷。卷一为至圣、四配、诸贤,卷二为帝王、帝臣、王佐、贤侯、天象、地图、逸民、良史,卷三为诸侯,卷四为诸臣、时人,虽也荟萃群书,而颇有抉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