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郑氏婚礼

郑氏婚礼

一卷。汉郑众(详见《周官解诂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汉平帝下诏命令刘歆等杂定婚礼,四辅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,都按照礼来娶迎,立轺併马。(见《通典》五十八。)可见,汉人时曾经杂定婚礼,是书有百官六礼辞,可能是郑众奉诏修改,如果不是官书,就不应有百官礼。国翰序称其礼物赞辞,韵语古雅可诵,却不知道其有可以证明经学、小学、史学处。如谒文云纳采始相与语言,择采可否之时,与《仪礼·士昏礼》郑注使人纳其采择之礼,语异而意相成。问名谓问女名。大旨与后郑一致。讚言云物之所象者,玄象天,纁象地。与《周礼·染人》郑注玄纁者天地之色相合。是可以证明经学。讚言云羊者祥也。这大概根据《春秋》说题辞。《说文》部首亦云羊祥也。《春秋繁露·执贽篇》云羊之为言犹详与。今礼物也贽类,尤其可以互相发明。又云鹿者禄也。这是以叠韵为训。《书·舜典》纳于大麓。《伪孔传》云麓録也。纳舜使大録万机之政。《尚书大传》郑注亦云麓者録也。《说文》林部麓,古文从录作麓;竹部箓,或从录作菉;水部漉,或从录作渌;目部録下云从目,录声,读若鹿。又大凡古彝器福禄有时写作鹿。尤其与之相合。这可以证明小学。六礼文都首先以纸封表,然后,再加以皁囊。考察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诏邕指陈政要,具对经术,以皁囊封上。李贤注引汉《官仪》日“凡章表皆启封,其言密事,得皁囊也”。现在礼文用皁囊,大概把它看作密事,以表示郑重。这可以证明史学。其他礼物三十种,以及题检仪式,都足以考察当时之礼制。其称呼前人,不称吾子,而称君,这是根据周制而对其有所变通。其后何休诈《冠仪约制》,则仍然称吾子(见《通典》五十七)。郑众与何休相距不太远,冠婚礼相类同,而沿革不同如此之大,这又是学者所应当了解的。其书本来属于典礼,与仪礼无涉,为了便于检寻,这里姑且改隶于杂礼书类。此书有玉函山房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崔笔山文集

    十卷。明崔涯(约1543前后在世)撰。崔涯,字若济,号笔山,宁国太平(今属安徽省)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,累官至监察御史。著有《笔山文集》。是集凡十卷,卷一至卷七为奏疏及杂著,卷八为

  • 伤寒论后辨直解

    见《伤寒论后条辨》。

  • 游浯溪记

    一卷。清彭而述撰。彭而述,详见《桂阳石洞记》。此记作于清康熙五十八年(1719)六月。时彭而述任湖南提学,与胡养忠同游浯溪,县令孙斌为向导。浯溪之名肇于唐元结、次山,经其品题,始闻名于世。与曾公摩崖、

  • 续吴先贤赞

    十五卷。明刘凤(生卒不详)撰。刘凤,字子威,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明嘉靖二十三年(1544)进士,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。《续吴先贤赞》收明代吴地先贤,各为之作论赞。六卷以前不分门类,序中称“节义”以

  • 宋文选

    三十二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案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,称崔伯易有《金华神记》,编入《圣宋文选后集》中。则此乃其前集,在南渡以前。所选皆北宋之文,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,惟取其有关于经术、政治者,诗赋碑铭之类不载

  • 朱子文集大全类编

    一百一十卷。元朱玉(1293-1365)编。朱玉字君璧,福建建阳人。朱熹十六代孙。此编以朱熹正、续、别三集合而为一,按体分类。每体之中,又以编年为先后,分为八册。第一册为道学渊源、世系、题赞、事实、年

  • 水浒

    见《水浒传》。

  • 御案七经要说

    二十五卷。清刘廷陛抄。廷陛字晋阶,陕西朝邑(今大荔县)人。所谓御案七经,内容是《御纂周易折中》二十二卷,成于康熙五十四年;《钦定书经传说汇纂》二十四卷,成于雍正八年;《钦定诗经传说汇纂》二十卷,序二卷

  • 礼记义证

    一卷。后魏刘芳(详见《毛诗笺诗义证》条)辑。清马国翰撰。马辑本只六条,有得有失。其有,“云卜赴也,赴来者之心”。此为得也。赴从卜声。《诗·大田》“秉畀炎火”,《释文》“秉”,“《韩诗》作卜,卜报也”。

  • 松隐唯庵然和尚语录

    三卷。元代释德然(生卒年不详)撰。《松隐唯庵然和尚语录》为语录体佛书。“松隐”是金陵宝华山慧居寺沙门释真义的字,俗姓曹。江都人(今地不详)。真义自幼聪颖,稍长就博知求大义,令塾师惊异,“年近弱冠颇厌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