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邃雅堂学古录

邃雅堂学古录

五卷。清姚文田(1758-1827)撰。文田字秋农,浙江归安(今吴兴县)人,经学家。嘉庆四年状元,由翰林院修撰累官礼部尚书,数督学政,革除陋例,斥伪体,拔真才,典试号得士。持己方严,通达治体,不为激亢之行,议论尤平易近人。曾上书建言贵农重粟,尚德省刑。治学尊崇宋儒,所著则究心汉学。博综群籍,兼谙天文占验。时人称之为康熙朝李光地。卒谥文僖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:《春秋日月表》五卷、《四书琐语》一卷、《说文校议》三十卷、《说文声系》三十卷、《说文解字考异》三十卷、《古音谐》八卷、《四声易知录》四卷、《偏旁举略》一卷、《后汉郡国志校补》一卷、《邃雅堂文集》十卷等。本书卷一是《学易讨原》,共十二原。其原图原书均本于数,意亦犹人。原筮法认为有人怀疑左氏多出傅会,愚意以为此事的有无,距今已数千载,不敢臆定。但如果古代没有此法,左氏是不可能凭空臆造的,而且后世如管辂、郭璞之辈,尚能极数知来,足见三代占法未亡。一定要说没有此人,也未敢遽言。何况左氏对于梓慎言水,裨灶言火,都特别著明其不灵验,怎么会是任数而好奇之人呢?这一持论颇为明通。卷二是《颛项历术》,卷三是《夏殷历章蔀合表》,卷四是《周初年月日岁星考》,都是专家之学。卷五是《春秋经传闰朔表》,卷首称:“予既深知杜、顾两家之失,幸赖僖五年、昭二十年两日南至,传有明文,即据此以为本,推算前后长至,布为定率,复取经传分年条系,去其传写有讹舛者,然后二千三百余年之历法灿然复明,亦古今一大快事矣”。表后又说:“以上经传月日有确知其误者,已分系于各年之下,其或由三正不同,或由传写错误,今更不能臆定,备录于后俟考,凡四十七条”。可见其治学既十分自信,也宁肯缺疑,不强作解人。有《邃雅堂全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子列传补编

    一卷。清张承燮纂。承燮,清末人,生卒年及事迹未详。张氏以《史记》中孟子事迹记载简略,而与各世家及《六国年表》多自相矛盾,故取历代言孟子较详者,为之补缺、订正,分段叙述孟子幼学时事及游历之事。此书有光绪

  • 易宪

    四卷。附《卦歌》一卷,《图说》一卷。明沈泓撰。沈泓字临秋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。官至刑部主事。此书征引诸家《易》说以证朱熹《本义》,没有载《本义》原文,但全书宗旨全部与本义

  • 悦亲楼诗集

    三十二卷。清祝德麟撰。祝德麟字止堂,号芷塘。浙江海宁(今嘉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御史。其自童子时,出语已惊其长老,偶为诗辄似东坡凤翔以后之作。改

  • 白沙集

    九卷。明陈献章(1428-1500)撰。陈献章,字公甫,新会(今属广东)白沙里人。世称白沙先生。受学于吴与弼。正统十二年(1447)举人。曾应召,授翰林院检讨而归,自后屡荐不起。一生唯重心性之学,主静

  • 洪文襄公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法式善(1752-1813)撰。法式善原名运昌,字开文,号时帆,一号梧门。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进士,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,著有数十种书籍。该书记明末清初洪承畴事,自万历

  • 墨史

    三卷。元陆友撰。陆友,字友仁,一字宅之,自号研北生,平江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代文学家。其父以卖布为业,友独刻苦学习,工书法,精鉴赏,尤长于五言诗。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、侍书学士虞集佩服其

  • 古今禅藻集

    二十八卷。明释正勉、性通同编。其收集编辑则是释普文。普文,字理庵,正勉,字道可,均嘉兴(今属浙江嘉兴市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性通,字蕴辉,应天(今属河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是集凡二十八卷,所收录都是释家子

  • 八指头陀诗集

    十卷。清代释敬安(1851-1912)撰。敬安,俗姓黄,字寄禅,号八指头陀。湖南湘潭人。幼年父母双亡。同治七年(1868)投湘阴法华寺出家,拜东林长老为师。于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。学禅守戒,遍

  • 江阴忠义录

    十四册。清末江阴人公辑。该书记咸丰十年(1860年),江苏江阴被太平天国军攻陷时所有殉难士女,达十余万人。第一册为上谕、奏疏、列传,第二至第十二册分列九十案,第十三册为有案与漏案之士民补遗,第十四册为

  • 山林清气集

    一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元释德净撰。德净字如镜。生卒年未详。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泰定天历间曾与仇远、冯子振,白珽诸人游。其诗皆五七言律体。续集共诗七十六首,而咏物者达五十三首。格调皆浅弱。末有附集一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