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德改教纪略
一册。撰者不详。美国林乐知译。据卷首介绍,原书初刊于印度,全书分二十三章,历述日耳曼人马丁·路德改教始末,用白话文译就。现存有广学会本。
一册。撰者不详。美国林乐知译。据卷首介绍,原书初刊于印度,全书分二十三章,历述日耳曼人马丁·路德改教始末,用白话文译就。现存有广学会本。
三卷。传说东汉魏伯阳(生卒年不详)撰。魏伯阳,一说名翱,字伯阳,号云牙子,会稽上虞(今浙江绍兴市东)人。据晋葛洪《神仙传》记载,魏伯阳本为高门贵家子弟,性好道术,不肯仕宦,闲居养性,时人不知。后与三个
四十二卷。清韩佇撰。佇字鲁人,历城(今山东历城)人。是编乃韩佇所撰的四书讲义。《大学》二卷,《中庸》六卷,《论语》二十卷,《孟子》十四卷。佇父懋德,对四书讲疏,潜研极精,未有撰述。故韩佇是书所说,大半
十卷。《文集》三十一卷。明贝琼(1314-1378)撰。贝琼字廷琚,一名阙,字廷臣,崇德(今浙江桐乡)人。元末领乡荐,随后退居殳山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征修《元史》,洪武六年(1373)以荐除国子监
不分卷。明陆嘉淑撰。陆嘉淑,字孝可、冰修;号辛斋,又号射山。生卒年末详。文钰没后,弃诸生。晚游京师,以宏词荐,不就。事迹具详王简可撰年谱。此编又名《内申乙未诗抄》。乙未为顺治十二年(1655),丙申为
二卷。清钮福畴(生卒年不详)撰。钮福畴字西农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人)。道光丁酉科拔贡。出宰皖江,历任休宁、全椒、泾县、舒城等县知县,所至勤政爱民,誉有“青天”之称。工词翰。题其室曰“亦有秋斋”。该书卷首
六卷。明胡衮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衮,字补之,自号味菜山人,鄱阳(今江西省波阳县)人,明嘉靖中官台州教授。东水,是其所居之名,因取之以为其书名。此书共六卷,前四卷皆为史论,上起于周,下迄于宋;后二卷则为
二卷。明西洋人毕方济撰、徐光启编录。毕方济生平事迹不详。徐光启(1562-1633),字子先,号玄扈,上海人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进士。崇祯初,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入参机务。早年从利玛窦等学
八卷。明余懋学(生卒年不详)撰。余懋学字行之,婺源(属江西省)人。隆庆二年(1568)进士,力历初擢为给事中,忤张居正,斥为民。后累迁南京户部右侍郎。懋学素以直节著称,其所撰《十蠹》一疏,尤为时所重,
六卷。梁焕奎(生卒年未详)撰。生平详见《青郊六十自定稿》(辞目)。焕奎性耽吟咏,篇什颇多。民国元年(1912),其弟焕均因裒辑删汰,益以入民国后所为诗,别为《六十定稿》。彼篇分体,而此本则系编年。两本
十卷。汉贾谊(200-168)撰。贾谊别号长沙,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)人。早年受学于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。十八岁能诵《诗》、《书》,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,二十二岁文帝召为博士,任太中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