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赵城县志

赵城县志

①八卷。明贺国定纂修。贺国定,河南新乡县人,出身举人,嘉靖四十一年(1562)任赵城县知县。恪守官箴,政平讼理,爱民课士,敝革风清。为政三年,甚得人心。按赵城县志,旧志无可考。嘉靖四十一年,贺定国掌赵城县,询知旧志已为断简,甚为忧虑。遂锐意修志,延教谕王君念搜于零落之余,四十四年(1565),已集成稿,将付诸梓,朝廷忧临邑被寇患,民多疮痍,调贺定国知临县。岐山窦君经继贺定国任赵城邑知县。贺定国复托窦君经为志稿校正差讹,删繁补遗。四十五年(1566)三月,遂成。《赵城县志》嘉靖四十五年刻本。全书八卷,六十二小目。体例类目,尚属清晰,叙述也很简核。②八卷。清安锡祚修,刘复鼎纂。安锡祚,山东章丘县人,顺治九年(1652)进士,十二年(1655)任赵城县知县。在任期,颇能周知疾苦,体恤民隐,政绩甚优。赵城县志,创修不可考,但传世最古有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县贺定国编修本。贺本之后,在明崇祯年间,知县黄缵祖曾为增修,惜未梓行。顺治十二年,安锡祚掌赵城县后,邑绅士辈屡以增补邑志为请,遂开局修志,延刘复鼎为主纂,旁求绅士,采集成帙,历数月志成。《赵城县志》顺治十六年(1659)补刻本。此志全部承袭贺志,嘉靖四十五年以前的事依照贺志版重印,嘉靖四十五年以后的事增补其后,其体例义法,毫无更改,不可称为佳本。③二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李升阶纂修。李升阶字敬庵,四川邛县人,雍正四年(1726)举人,乾隆二十四年(1759)任赵城县知县。按赵志自明嘉靖四十年知县贺定国重修后,清顺治十六年知县安锡祚增续,又四十余年未修。李升阶掌赵城县后,遂继安锡祚本而重修,于乾隆二十五年(1760)书成。此志叙述精备,远胜旧志。其可称之处有一,卷首别有参订一篇,专考正旧志之舛讹。如旧志食货志中有户口、田亩、赋税、课税、差役,物产六目,据原书中记载,只有原额实征、夏税秋粮、屯粮马草之类,以及谷产、蔬菜、果、花草之属,所有户口、田赋,只字未载,此书在参订篇中,指责其失,而又于本书卷四内,详为补载,使其内容更加完善。④三十七卷,首一卷。清杨延亮纂修。杨延亮,湖南长沙人,进士出身,道光元年(1821)任赵城县知县。按赵城县志自乾隆二十五年李升阶纂修后,六十余年未续修。道光七年,杨延亮开始修志,历数月而告竣。《赵城县志》道光七年(1827)刻本。此编记述,与旧志相近,唯分门别类,与旧志出入甚大。如旧志舆地志中,先沿革,后疆域。此编则先疆域,后沿革,盖有了疆域,才有沿革一说。又如,旧志安锡祚本有关隘一类,李升阶本更其为形胜类,此编则汇关隘、形胜为关隘形胜,置于山川门下。皆为本志独特之处。此志尚有民国末年李慎言增补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客方言

    十二卷。罗翙云撰。翙云字蔼其,广东兴宁人。是编卷首冠以共和十一年(1922年)章炳麟序及作者自序。次为总目。卷中分释词、释言、释亲属、释形体、释宫室、释饮食、释服用、释天、释地、释草木、释鱼虫、释鸟兽

  • 历朝珰鉴

    四卷。明徐学聚撰。学聚,字敬舆,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官至副都御史,巡抚福建。该书是辑录历代宦官事迹的专著。自周秦以后一直至明代。书中内容分“善可为法”和“恶可为戒

  • 澹轩集

    七卷。明马愉(1395-1447)撰。马愉,字性和,临朐(今山东临朐县)人。明宣德二年(1427)进士第一。正统五年(1440)以侍讲学士入直文渊阁,累官至礼部右侍郎。著有《澹轩集》。愉逝后诗文散失。

  • ■衣生马记

    一卷。明郭子章(详见《衣生易解》)撰。是书主要内容为记载摘自古代典籍中关于马的事宜。全书分为上下两篇,摘引十分广博,所引皆说明出处,使人有据可查。但所引个别地方也有不确之处。如宛马,此书认为是晋代为人

  • 潠书

    八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。生平详见《声韵丛说》辞目。《潠书》共八卷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《思古堂十四种书》中的一种。所收均为杂文,篇末附王猷定、柴绍炳、沈谦等的评语。集中

  • 读孟子札记

    无卷数。清崔纪撰。崔纪详《成均课讲周易》条。该书以《孟子》比附《大学》,认为《孟子》七篇大旨均出于《大学》,如《孟子》中的“性情”即《大学》中的“明德”;《孟子》中的“养气”即《大学》中的“明之”等等

  • 论语集解校补

    一卷。清蒋曰豫(1830-1875)撰。曰豫字侑石,江苏阳湖(今常州)人。清经学家、书法家。工诗文,书兼篆隶,长于训诂。著有《秋雁》、《诗经异文》等。是书以何晏《集解》为主。仿《释文》的体例进行校补。

  • 九经通假字考

    七卷。清钱坫(详见《十经文字通正书》)撰。本书无序跋,是钱坫所著《十经文字通正书》的未定稿。存留一至七卷,起于一部,终于帛部。只有《十经文字通正书》的一半篇幅。分部与《十经文字通正书》颇有出入,而各部

  • 圆率考真图解

    一卷。清曾纪鸿(1848-1877)撰。曾纪鸿,字栗诚,湖南湘乡人,曾国藩次子,丁取忠的学生,曾与黄宗宪、左潜于丁取忠指导下在长沙古荷花池的白芙堂共同研究数学。与丁取忠等同撰《粟布演草》第一卷、《对数

  • 西湖纪胜

    十卷,附西湖遗艳一卷,《西冷漫闻》一卷,《吴山纪胜》二卷。清孙自成撰。孙自成字物皆,号介庵,江苏江都人。《西湖纪胜》康熙刻本,共十卷。十卷后附西湖遗艳一卷、西泠漫闻一卷、吴山纪胜二卷。《西湖纪胜》,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