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话总龟前集

诗话总龟前集

四十八卷。《后集》五十卷。宋阮阅(详见《郴江百咏》)撰。此本为明宗室月窗道人所刊,前有郴阳李易序。分为前后两集,前集为圣制、忠义、讽谕等四十五门;后集为圣制、赓歌、御燕等六十一门。按类汇集有关资料,以便查阅和比较。前后集所据诗话笔记、野史等,共有二百多种。使原本已散失的著作,有赖此书得以部分保留。此书最初称为《诗总》,为阮阅于北宋宣和五年(1123)在郴江时所编,仅十卷,书前有自序,并曰“因取所藏诸家小史、别传、杂记、野录读之,遂尽见前所未见者,至癸卯秋,得一千四百余事,二千四百余诗,分四十五门而类之。”后于南宋时,由书坊间的佚名者增补为前集五十卷,后集五十卷。使此书得以传世。此书对后世影响甚大,在诗话中,荟萃最为丰富,对遗篇旧闻,采摭颇详。但分类过于琐屑。此书在当时与胡仔的《苕溪渔隐丛话》相辅而行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四部丛刊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说文佚字辑说

    四卷。清王廷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廷鼎字梦薇,一字羡瓠,号懒鹤,江苏震泽(今吴县)人。著作尚有《字义镜新)。是书取《说文解字注》、《说文校议》、《说文释例》、《说文五翼》诸书所载古籀之偏旁及说解中字而不

  • 东游纪略

    二卷。清张体乾撰。张体乾,字确斋,浮山(今属山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至刑部郎中。本书为张体乾家居时,从山西、河南至山东泰山游览记行之作,逐日记载,其中于古迹颇有考订。途中所作诗二百余首,亦附于逐日记载

  • 付法藏因缘传

    六卷。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、共沙昙曜译。《付法藏因缘传》简称《付法藏传》。《法经录》作四卷,一作七卷。《静泰录》作六卷,一作四卷。《大唐内典录》则两出付法藏均作六卷。是隋代以前古籍之一。卷一记世尊临涅槃

  • 敩艺斋外集

    一卷。清邹汉勋(生卒年不详。)撰。生平见《艺斋文存》条。此集皆骈俪之文,似二集以骈散区分,然文存第八卷之末有《追忆赋》,则文存亦载俪文,知二者之分不尽缘于体制。此集中文十七篇。书札十二篇。《狱中上黄海

  • 烟画东堂小品

    二十五种,三十四卷。清缪荃孙(详见《云自在龛丛书》)编。此书汇辑宋元以来罕传的小品著作二十五种,共十二册,所辑各书较《云自在龛丛书》为善。如清管廷芬《康熙朝品级考》一卷、清全祖望《公车征士小录》一卷,

  • 谢宣城集

    五卷。齐谢朓(464-499)撰。谢朓,字玄晕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世称“小谢”,以别于谢灵运。是南朝齐著名诗人,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明帝时为中书部,出任宣城太守。以《北楼吟咏》为世盛传,诗家皆称

  • 古兵符考略残稿

    一卷。清翁大年编撰。翁大年,字叔均,江苏吴江人。尚有《陶斋金石文字跋尾》一卷、《旧馆坛碑考》一卷等著述数种。其生卒年及生平不详。此书是为了补正瞿中溶所著《集古虎符鱼符考》而编写的。罗振玉得了此书稿后,

  • 权文公集

    十卷。唐权德舆(761-818)撰。权德舆字载之,天水略阳(今甘肃奉安)人。少以文章知名。德宗建中元年从政,累官至宰相、刑部尚书,后出镇兴元,为山南西道节度使。德舆善诗文,精通经术。长于五古。著有《童

  • 太平广记

    五百卷。宋李昉(925-996)等奉太宗之命编纂。李昉北宋文学家,字明远,深州饶阳(今河北饶阳)人。五代后汉乾祐进士,后周时,任集贤殿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。宋初,加中书舍人。太宗时,任参知政事、平章事。李

  • 公安县志

    ①六卷,清杨之骈纂修。杨之骈,字锡山,一字仙田,安徽宿松县人,贡生,官公安县知县。公安县志,重修于康熙元年(1662)与九年(1670),之后知县何国栋延邑人毛寿登增订,未及卒业。杨之骈莅任,综其遗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