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论语正义

论语正义

二十卷。魏何晏等集解(见《论语集解》),宋邢昺疏。邢昺(932-1010)字叔明,北宋经学家。曹州济阴(今山东荷泽)人。太平兴国(976-984)初,九经及第,授大理评事,后官至礼部尚书。昺博通五经,曾受诏与杜镐、舒雅、孙奭等校定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公羊春秋传》、《穀梁春秋传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尔雅义疏》。咸平二年(999)擢翰林侍讲学士。昺讲经于传疏敷引之外,多引时事为喻,以俚语说民疾苦,深受世人尊崇,誉为“惇儒”。《论语正义》外撰有《孝经正义》,采元行冲本;《尔雅义疏》以郭璞注为主,与杜镐等共相研讨,为之疏释。三疏均入《十三经注疏》。《论语正义》在《郡斋读书志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中均以十卷著录,后人依《论语》篇数析为二十卷。皇侃《论语义疏》多涉清玄,于典章名物略而不详,邢昺等奉诏改定旧疏而为新疏,于名物训诂甚详,于皇疏枝蔓空疏之处也有所增删,周中孚称其“荟萃群言,创通大义,已为程朱开其先路矣”(《郑堂读书记》)。但清刘宝楠之子刘恭冕以为皇疏既失之空疏,邢疏又据皇疏“依文衍义,益无足取”(刘宝楠《论语正义叙》),仍病其芜陋。事实上后出经解往往较前人精致,但前人经解也多有独到之处,且有开路之功,不可随意贬抑。邢疏出后皇疏渐渐式微,终于南宋时湮没不可闻,幸而在乾隆年间复从日本得唐抄本,邢皇二疏得以并行于世。今上海馆、重庆馆有宋刻元明递修本《论语注疏解经》二十卷本(存十一至二十卷),北京馆亦藏有元刻明修本《论语注疏解经》二十卷。另有元刻明修本、明嘉靖李元阳本、万历北监本、崇祯毛氏汲古阁本等《十三经注疏》本传世,均题作《论语注疏解经》二十卷。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帝室图书寮藏有南宋光宗时蜀刻本《论语注疏》十卷,保留了邢疏未经窜乱的原貌,可以补校各本之不足。《藏园群书经眼录》称中华艺社有影印本行世。

二十三卷。清刘宝楠(1791-1855)撰。宝楠字楚桢,江苏宝应人。著有《释谷》四卷、《汉石例》六卷、《宝应图经》六卷、《胜朝殉扬录》三卷、《文安隄工录》六卷、《愈愚录》、《清芬集》十卷、《宝应文征》百余卷。宝楠是国子监典簿刘履恂的儿子,少师从其叔刘台拱,有家学渊源。宝楠与刘文淇等五人相约,各治一经,加以疏证。宝楠得《论语》,于是屏弃他务,专精致思。依焦循作《孟子正义》之法,先作长编,再荟萃而折衷,继而作宰畿辅,簿书繁琐,未成先衰。所缺后其子恭冕续成。咸丰五年(1855年)成书。是书考据义理并重,间采宋儒学说。全书博洽,为后世治《论语》者所必钻研之书。该书有江宁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兴国州志

    ①七卷,明唐宁修,林爱民纂,唐宁,字松泉,河南怀远人,举人,官兴国州知州。林爱民,字惟牧。福建福宁人,进士,以户部主事谪为兴国同知。宋绍熙四年(1193),知军赵善宣始纂图志六卷,或名潘廷立修,实为二

  • 征南草

    一卷。明王邦俊(约1589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邦俊,字虞卿,鄜州(今陕西洛川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二年(1574年)进士。官至贵州兵备参政。著有《征南草》。此集为其于贵州所作。其时苗民不靖,起邦俊理兵事,

  • 明亡述略

    二卷。清锁绿山人撰。锁绿山人真实姓名事迹及生卒年月均不详。《明亡述略》记明季亡国史实,首卷述崇祯帝及辅臣周延儒、温体仁事。又述孙承宗、洪承畴、卢象升、杨嗣昌、孙传庭、蔡懋德、周遇吉、秦良玉等围剿李自成

  • 秋声谱

    清严廷中(1795-1864)撰。严廷中,字秋槎,云南宜良人。清代戏曲作家。工于吟咏,兼善诗词。曾在山东省福山、文登、莱阳、诸城、蓬莱等县为官,有政声。与周乐清等友善。道光十九年(1839),归故乡云

  • 杨文靖年谱

    二卷。清张夏撰。张夏字秋韶,号菰川,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早年师事马世奇,后入东林书院,受业于高世泰。长期隐居菰川,终身不仕。推崇程朱理学,平生著述甚多,除本书外,尚有《洛闽源流录》、《锡山

  • 古文尚书辨伪

    二卷。清崔述(1740——1816年)撰。崔述字武承,号东壁,直隶大名(今河北省太名县)人,乾隆举人,嘉庆间官至知县。三十岁以后因见群经传记注疏与经文有异,就从怀疑而至辨伪、考信。考辩先秦古事,一切以

  • 虫天志

    十卷。明沈宏正撰。沈宏正,嘉定(今四川乐山市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虫天志》一书。是书之名来自《庄子》,《庄子》一书中有“惟虫能虫,惟虫能天”的话。全书分为六部分,主要内容为收载鸟兽虫鱼的各种

  • 保婴易知录 补编 宜麟策 续编 增订达生编 丛桂堂集验良方

    《保婴易知录》二卷,《补编》一卷,《宜麟策》一卷,《续编》一卷,《增订达生编》二卷,《丛桂堂集验良方》不分卷。清吴宁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宁澜字溶堂,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《保婴易知录》为初生小儿防病

  • 西湖名胜

    一卷,附普陀名胜。清佚名撰。《西湖名胜》传钞本,为一卷,后则附有普陀名胜。清乾隆三十二年(1767),浙省司道议议定将皇帝南巡临幸之处,分部经管,随时修缮。兹篇则将各名胜之分管详述。其谓内行宫,嘉松分

  • 唯室集

    四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宋陈长方(1108-1148)撰。陈长方,字齐之,号唯室先生,福州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绍兴八年(1138)进士。曾官江阴县学教授。长方父陈侁,与游酢、杨时、郑浩、陈侁等交游颇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