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论学篇

论学篇

一卷。明孙丕扬(见《格物图》)撰。他著《格物图》后,复撰此书为讲学用。共分为三篇,一曰《格物工夫》,二曰《良知明辨》,三曰《心学始终》。大旨皆申明《格物图》中之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义辨讹

    一卷,《辨疑标目》一卷。清周世樟(详见《五经类编》)撰。此书辨析经义讹误,阐述作者的治经之论。但是所举“承讹”诸条,大都是普通作文的常见病。其中间或也有一些新颖见解,如《史记·吴世家》所载“泰伯卒,无

  • 金华府志

    三十卷。清张荩修,沈麟趾纂。张荩字敬庵,三韩人,康熙十年以内国史院中书,出任金华府知府。金华自宋、元时有志,后均未流传于世。明成化时,始定府名,郡守周宗智为府志二十卷。万历时郡守王懋德续前三志。《金华

  • 元史新编

    九十五卷。清魏源(1794-1857)撰。源字默深,法名承贯。湖南邵阳人。与龚自珍、林则徐相友善。鸦片战争时,曾参与浙东抗英斗争。撰有《海国图志》,主张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。建议抵抗外来侵略,强调变法。

  • 剑阁县续志

    十卷,民国王昌蔚修,张政纂。王昌蔚,曾任剑阁县长。张政,字梓忠,江油人,举人。为李榕先生再传弟子,民国初尝摄州篆。民国十六年(1927)重开旧局,县府聘其主其事,因成兹编。《续修剑阁县志》民国十六年(

  • 老圆

    清俞樾(1821-1907)撰。俞樾,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德清人。清代文学家,考据学家,戏曲家。道光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河南提学使。著有《茶香室丛抄》、《续抄》、《小浮梅闲话》。其对小说、戏曲演变与

  • 春在堂全书

    一百六十九种,四百九十卷。清俞樾(已著录)撰。全书包括《群经平议》十六种三十五卷、《诸子平议》十五种三十五卷、《第一楼丛书》九种三十卷、《曲园杂纂》五十种五十卷、《俞楼杂纂》五十种五十卷,其余为《宾萌

  • 春秋左氏传义注

    一卷。晋孙毓撰,清马国翰辑。孙毓字仲,泰山(今山东泰安)人。魏时嗣父观爵吕都亭侯,仕至青州刺史。一云字休朗,北海平昌(今山东昌乐)人,入晋为太常博士,历官长沙、汝南太守。二说未知孰是。《春秋左氏传义注

  •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

    二卷。唐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广宏明集》辞条。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》撰于唐贞观八年(634),二十一年(647)重修。撰述此书的目的在于,用以结示僧众和合作事之规范。共有十篇,一是集法缘成篇,二

  • 云台编

    三卷。唐郑谷(851-910)撰。郑谷,字守愚,袁州宜春(今属江西省)人,光启进士、诗人,官至县尉,右拾遗。五岁启蒙,受知于李明、马戴,马戴称许他“它日必垂名”。七岁能吟诗,司空图赞许他“留为一代风骚

  • 礼记训义择言

    八卷。清江永撰。作者生平详见“仪礼释宫增注”一条。是书自《檀弓》至《杂记》,于注家异同之说,择其一是,为之折衷,与陈澔之注颇有不同,然其持论多为精核。如《檀弓》“殷练而祔,周卒哭而”,江永引《左传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