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西游补

西游补

十六回。明董说(1620-1686)撰。董说字若雨,明亡后为僧,更名南潜,号月函,浙江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他和反清志士有联系,曾参加复社,系复社主将张溥的学生,也曾从黄道周学《易》。据《乾隆乌程县志》记载。他“少补弟子员,长工古文词,江左名士争相倾倒”,他学识渊博,“天文象数、经史文字、医学历法、音律诗歌、佛老之学,无不精求。”一生著述极多,如《易发》、《七国史》、《丰草庵杂著》等多达百余种,可惜流传下来的仅有几部。在他的著述中,最有价值并使之成名的,便是二十一岁时撰写的《西游补》。《西游补》是一部想象瑰丽、风格独特的神魔小说,全书共十六回。所谓“补”,是欲插入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一回与六十二回之间,实则作者写小说的意图有明显的现实意义,并不是为补《西游记》而作。小说主要叙述孙悟空“三调芭蕉扇”后,被鲭鱼精所迷,渐入梦境,在虚幻的世界中,见到了古今之事,忽化美女,忽化阎王,变化莫测,最后在虚空主人的呼唤下始醒悟过来。作者借孙悟空等形象和幻象情节,刻画种种社会世相,以委婉而尖锐的笔调揭露和嘲讽现实。小说贬斥了醉生梦死、奢侈享乐的“风流天子”生活;描绘了热衷功名富贵的封建士子的种种丑态;概括了科举制度下失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;对于那些变节投降、置国家人民命运于不顾的官僚深恶痛绝,“阎罗王审秦桧”描写最为生动。虽为神话小说,但颇具现实主义精神。小说艺术上想象丰富,造境新奇,语言生动,讽刺辛辣,并具有幽默诙谐的特色。作品否定人生的“虚空作主人,物我皆为客”的佛教虚无观念是其糟粕,其版本有明崇祯间刊本、空青室刊大字本、清光绪年间申报馆排印本等。1955年文学古籍刊社据崇祯刊本影印出版。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崇祯本标点整理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责备余谈

    二卷,明方鹏撰。方鹏,字时举,正德年间进士,官至南京太常卿,著有《责备余谈》、《续观感录》、《昆山人物志》、《矫亭存稿》等书。《责备余谈》一书杂取为世所称道的古人行事,而摘除其瑕疵之处,因以成书。方鹏

  • 乐律纂要

    ① 一卷。明季本(1485-1563)撰。季本字明德,号彭山,会稽《今浙江绍兴》人。师从于王守仁,正德年间中进士。平生著述甚多,有《易学四同》等书。是书共十三篇,其论述声气之源,想舍古尺而治以耳,也不

  • 曹月川集

    一卷。明曹端(1376-1434)撰。曹端,字正夫,学者称月川先生,渑池(今属河南)人。做过霍州学正。学宗朱熹。提出“理驭气”说,主张“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”。从维护儒学正统出发,反对佛、老,认为“佛氏

  • 广月令

    三卷。后集,二卷。王勋、王璞撰。王勋,字日放,黟县(今属安徽省)人。王璞,字伯怀,勋子。父子二人,均明末人。其书先是王勋编纂,后集则由王璞增补。该书采缀传记,欲为月令,通考诸家,广所未备。编录之中,却

  • 清江碧嶂集

    一卷。元杜本(1276一1350)撰。本字伯景。号清碧。清江(今属江西)人。本读书能文,并经世致用,吴越岁饥,本上《救荒策》。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术用其言,米价顿平。荐于武宗,召至京。不久,归居武夷山。文

  • 吕刑

   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,作《吕刑》。惟吕命,王享国百年,耄,荒度作刑,以诘四方。王曰:“若古有训,蚩尤惟始作乱,延及于平民,罔不寇贼,鸱义奸宄,夺攘矫虔。苗民弗用灵,制以刑,惟作五虐之刑曰法。杀戮无辜,爰始

  • 王天游集

    十卷。明王达(1343-1407)撰。王达,字达善,号耐轩居士,江苏无锡人。洪武中,以明经荐,初为训导,后改大同府学,永乐中,擢为翰林院编修,迁侍读学士,曾参与监修《永乐大典》。著有《笔畴》、《天游集

  • 春秋左传事类年表

    一卷。清顾宗玮撰。宗玮字廷敬,江苏吴江人。此书每面(两面为一页)一表,集一年之史事。表横向分为十格,分列周、鲁、列国、灾异、郊祀、朝聘、会盟、征伐、城筑、土田等目,每格各以《春秋》经文依类汇录其中,见

  • 西夏文缀

    三卷。清王仁俊(详见《辽文萃》条)辑。王仁俊认为西夏思恭子弟,一姓相传,历王五代,元昊崛兴,翻译经典,崇尚儒术,尊孔子为至圣,帝之以文宣,衣冠制度奄有中国遗风,其文章辞命,有可观者。遂于编次《辽文萃》

  • 周易图

    五卷。清端木国瑚撰。此书共有一百多幅图,图后附有解释文字,皆奇形异状,眩人耳目。究其同类之图变化不大,如开卷易有太极十图,皆为圆图,所不同者只在圆图中间的线条曲与直、横与竖微有不同而已。其它与此相似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