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蜩笑偶言

蜩笑偶言

一卷。明郑瑗(详见《井观琐言》条)撰。此书共一卷,二十六条,约二千字,内容多论古之语,间或也有考证。有些内容殊为儗不于伦,如:“盗跖以孔子为伪,苏轼以程颐为奸,李傕以董卓为忠,田承嗣以安史为圣。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古有之矣。跖傕承嗣不足道,而轼亦为之君子之不仁,悲夫。”又如“叔孙通为秦二世博士,以巧言面谀见赏,而卒为汉儒宗;孔颖达为王世充博士,以草仪禅代见亲,而卒为唐儒宗,皆所谓小人儒宗,而世儒也焉。此二代之所以无真儒也。”等等。远不及其所作《井观琐言》。此书版本很多,先后被收入《广百川学海》丙集、《百陵学山》、《宝颜堂秘笈》(明万历本、民国石印本)续集、《说郛续卷十七》、《学海类编》(清道光本、影印道光本)子类、《丛书集成初编·总类》、《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·百陵学山》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坡异纂

    二卷。明杨仪(约1541年前后在世)撰。杨仪,字梦羽,常熟人,生卒年不详。官兵部郎中,山东按察司副使。著有《螭头密语》一卷、《骊珠随录》和本书等。这部著撰乃志怪之书,前有自序,题曰《高坡异纂》。高坡者

  • 订补浯溪集

    二卷。明陈斗(生卒年不详)编。陈斗,字民仰,祁阳(今属湖南)人。官永宁县主簿。浯溪,水名,源出祁阳西南松山,东北流入湘江,水清石峻,唐代诗人元结爱其景致,居于溪畔,并起此名。他的《中兴颂》、《颜真卿书

  • 易象钩解

    四卷。明陈士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士元字心叔,应城(今湖北应城)人。官至滦州知州。是书专阐经文取象之义,前有士元自序,以京房之学为太卜所藏,此说殊难成立。且京氏之法绝不主象,而士元引以为明象之证,亦失其

  • 钦定兰州纪略

    二十一卷。清阿桂等奉敕撰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初,甘肃循化(今属青海)伊斯兰新教首领苏四十三,自称回王,领导撒拉族人民起义,一路上攻势凌厉,斩关夺隘,迅速攻克河州(今临夏),趋兰州,清廷急派军机

  • 鉴戒录

    十卷。蜀何光远撰。生卒年不详。何光远字辉夫,东海(今属江苏)人。蜀孟昶广政初,官普州军事判官。《鉴戒录》共六十六则,每则皆以三字标目,与苏鹗《杜阳杂编》略同。多记唐及五代间遗闻轶事,而以蜀事居多。多诙

  • 邵阳县乡土志

    四卷,首一卷,清陈吴萃等修,姚炳奎纂。陈吴萃,曾任邵阳县知县。姚炳奎,邑人,邵阳县候选教谕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清朝廷令各直省府厅州县咸撰乡土志一书,意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。时陈吴萃任知县,奉命遵

  • 谷响集

    三卷。元释善住(约1320前后在世)撰。善住字天住,别号云屋。俗姓不详、吴郡(今江苏吴县)人。曾居于吴郡城报恩寺,往来吴淞江上,与仇远、白珽、虞集、宋元诸人相酬唱。著有《谷响集》。此集为元诗别集。共三

  • 诗话

    ① 一卷。宋陈日华(约1182前后在世)撰。是编所记多数是猥鄙诙谐之作,有失大雅。所记黄庭坚教人学诗应该先读经,认为不识经旨就不知是非,不知轻重,无法为诗。又记有宋祁语云,“诗人必自成一家,然后传不朽

  • 史谈补

    五卷 明杨一奇撰,陈简增补。据《交成县志》,杨一奇为崇儒坊人,生卒年不详,嘉靖二年(1524)进士,官河南嵩县知县,升陕西鄜州知州。著有《读诗纪见》、《自笑缘》等。陈简事迹未详。所知者是陈简增补的部分

  • 经义丛钞

    三十卷。清严杰编。严杰,浙江钱塘人。阮元在粤督任,立学海堂课士,其刊《皇清经解》,即由严杰编次。此书首列顾栋高《春秋大事表》,非其完书,故王先谦复刻入《经解续编》中。其他如《诂经精舍文集》、《学海堂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