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蛮书

蛮书

十卷。樊绰撰。樊绰,生平不详,唐懿宗咸通三年(862)到安南(今越南河内),为安南经略使蔡袭幕僚。时值南诏第三次进攻安南,交趾一战,蔡袭全家和随从70余人战死,樊绰长男樊韬及家眷14人一并陷没。樊绰于城陷时携带印信浮水渡富良江得免,开始作调查。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,“录蛮界程途及山川城镇、六诏始末、诸种名数、风俗条教、土宜物产、六睑名号、连接诸蕃,共录成十卷”。五年六月,朝廷授以夔州都督府长史,又“问蛮夷巴夏四邑根源,悉以录之,寄安南诸大首领。”同时,“详录于此,为《蛮书》第十卷事,庶知南蛮首末之序”(《蛮书》卷四、卷一〇)。《蛮书》是樊绰在深入调查基础上,并参考袁滋《云南记》、韦齐休《云南行记》以及《后汉书》、王明通《广异记》、《夔城图经》等文献撰成的。十卷所记,依次为:云南界内途程、山川江源、六诏、名类、六睑(南诏对“州”的称呼)、云南城镇、云南管内物产、蛮夷风俗、南蛮条教、南蛮疆界接连诸夷国名。该书是最早系统记述云南地区历史、地理、民族、物产、风俗以及制度等情况的专门著述,宋代以来颇受重视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主要取材于该书,《资治通鉴》考辨南诏史事多采该书。《太平御览》所收录《南夷志》,即该书别名,是校勘今本《蛮书》的重要参考。自宋至明初,其书流传不绝。《永乐大典》所录,名为《云南史记》。此后,便少有人提及该书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始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先排入“武英殿聚珍版丛书”,后又写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再后,鲍廷博又重刊于《知不足斋丛书》。其它各本,都是上述三种版本的翻刻本。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向达《蛮书校注》,是目前最新的一个校勘、注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田诗选

    十卷。明沈周(1427-1509)撰。沈周,字启南,号石田,晚号白石翁,长洲(今江苏吴县)相城人。擅画山水,初得法于父恒吉、伯父贞吉,兼师杜琼、赵同鲁,后学宋元,于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吴镇、王蒙尤有心

  • 南通州五山全志

    清刘名芳撰。刘名芳,字南庐,号可翁,福建人。五山者,狼山、军山、剑山、黄泥山、马鞍山也,均在江苏通州治南十余里。《南通州五山全志》乾隆六年(1741)刻本,共二十卷。首山图,次形胜,次山水,次建置,次

  • 律吕新书分注图纂

    十三卷。明许珍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珍字时聘,号静庵,天长(今属安徽)人。该书卷首有叶良佩的序言。是书认为蔡元定的《律吕新书》分前后二卷,前为《律吕本原》,后为《证辨》,前后隔绝,不便于初学者,于是以后

  • 中庸

    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,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

  • 大学千虑

    一卷。明穆孔晖撰。孔晖字元庵,堂邑(今山东堂邑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,谥文简。该书引伸朱熹《大学章句》、《大学或问》之说,并引佛教经籍以为佐证,认为儒释一本

  • 公羊墨史

    二卷。明周拱辰撰。拱辰字孟侯,桐乡(今浙江桐乡)人,明于经字。明亡隐居,屡征不起。著有《公羊墨史》二卷、《南华真经隐史》九卷、《离骚草木史》十卷、《离骚拾细》一卷、《圣雨斋诗文集》十卷、《问鱼篇》一卷

  • 土官底簿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姓名。朱彝尊《曝书亭集》中有是书跋,只称钞于海盐郑氏,亦未言作者为何人。本书专记明朝嘉靖以前各省土司之情况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:“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,疑当时案牍之文,而好事者录存之也

  • 心经法语

    见《心经》

  • 春秋事义全考

    十六卷。明姜宝(详见《周易传义补疑》)撰。姜宝认为,《春秋》义在褒善贬恶,其中如所谓尊君父、讨乱贼、敦典庸礼、内安外攘的“经世之法”,也只于其叙事中见之。《春秋》“盖多直书而义见,即有笔削,其褒贬亦多

  • 历代循良录

    一卷。清孙蕙撰。孙蕙字树百,号泰岩,又号笠山。淄川(今山东淄博)人。顺治进士,官至给事中。生卒年不详。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安宜治略》、《笠山诗选》等。《历代循良录》汇辑自秦汉至清初循吏、良吏事迹,只载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