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艺海珠尘

艺海珠尘

十集,二百零六种,三百七十五卷。清吴省兰编辑,清钱熙辅增辑。吴省兰字泉之,一字稷堂,南汇(今江苏南汇)人。乾隆举人,赐进士,官至工部左侍郎,降补侍讲,升侍读学士。自少博闻强记,与其兄吴省钦齐名。钱熙辅字鼎卿,金山(今属江苏)人,官芜湖教喻,为钱熙祚之兄,吴省兰之婿。本丛书收录历代古籍及清人著述,包括经学、小学、舆地、掌故、笔记、小说、天文、历算、诗文等,方面甚广。吴省兰辑此书先以天干编第,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集,每集略分经史子集的顺序。其版后归于钱熙辅,钱氏乃续成壬、癸二集,其体例一如前书。另有通行本八集,以金、石、丝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编次。十集本甲集收宋蔡渊《易象意言》等二十种,乙集收清沈淑《春秋经玩》等二十种,丙集收宋郑伯熊《郑敷文书说》等二十种,丁集收宋刘敞《春秋传说例》等二十一种,戊集收清毛奇龄《北郊配位尊西向议》等二十一种,己集收汉郑玄注《易纬乾坤凿度》等二十一种,庚集收汉郑玄注《易稽览图》等二十二种,辛集收清毛奇龄《郊社禘祫问》等十九种,壬集收明袁仁《尚书蔡注考误》等二十一种,癸集收清胡秉虔《卦本图考》等二十一种。丛书无序言、凡例,无从得知纂辑宗旨,但仍不失为丛书中较好者。通行本有清嘉庆中南汇吴氏听彝堂刊,壬癸集道光三十年(1850)金山钱氏漱石轩据吴氏原版重印增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苏诗摘律

    六卷。旧本题刘宏集注。刘宏生卒年、事迹均不可考,无锡(今江苏省无锡市)人。据书中所题,刘宏曾任长垣县知县。本书共六卷。集中之诗,皆为摘自苏轼集中之七言律诗,刘宏自注亦附诗下。因其才学有限,故所注潦草荒

  • 往日生论注

    二卷。元魏释昙鸾(476-542)撰。昙鸾,生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雁门,因家近五台山,自小听说了有关文殊菩萨灵异的传说,使幼小心灵对佛教神奇打下深刻烙印。十余岁时,即登山访寻,各见遗迹,依佛教出家。由于

  • 随盦徐氏丛书

    十种,五十二卷。清徐乃昌(详见《鄦斋丛书》)编。徐乃昌辑清代学者著作为《积学轩丛书》、《鄦斋丛书》,后又辑宋元旧刊为此丛书。所收十种为:宋佚名《词林韵释》一卷,汉赵晔《吴越春秋》十卷《札记》一卷《逸文

  • 石经考异

    二卷(杭氏七种本)。清杭世骏(1698-1773)撰。世骏字大宗,号堇甫,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。雍正二年举人,乾隆元年召试鸿词,授编修,改御史。此书为补顾炎武《石经考》而作。顾氏依照《隋书·经籍志》

  • 续高僧传

    三十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续高僧传》,亦称《唐高僧传》。佛教传记体史书。因本书是继慧皎的《高僧传》而作,故题书名为《续高僧传》。书初成于贞观十九年(645),其所

  • 崔洹野集

    七种,三十五卷。明崔铣(详见《读易余言》)撰。是书收《程志》十卷、《洹词》十二卷、《读易余言》五卷、《大学全文通释》一卷、《中庸凡》一卷、《土翼》三卷、《皇明理学名臣言行录》三卷、附《声律启蒙》三卷《

  • 彩线贯明珠秋檠录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,据考系为明代嘉靖(1522-1566)以后成书。主要记述了自伏羲至明武宗历代帝王事迹。叙述简略,但有些用语不太妥当。

  • 温病条辨

    六卷。清吴瑭(1758-1836)撰。吴瑭字鞠通,仪征(今江苏淮阴)人。年青时习儒,十九岁时因父亲病故,哀痛欲绝,发愤攻医。四年后,其侄又病温,遍请时医治治疗不效。吴瑭因当时初学医术,对温病亦不得要领

  • 永陵传信录

    六卷。戴笠撰。戴笠,字耕野,明吴江(今属江苏省)人。永陵,是明世宗(嘉靖)的陵墓。该书以纪事本末体记述嘉靖年间史事,各卷标目依次是“兴献大典”、“更定郊祀”、“钦明大狱”、“二张之狱”、“曾夏之狱”、

  • 古本大学集说

    ① 三卷。清王訢撰。訢字澹游,安徽涂阳人。是书前有王祁序及訢自序,及例言。大旨以王阳明《大学古本》为主,兼旁采讲古本诸家,采摘汇荟以成此书。故首列《大学古本》原序,次列阳明所定《大学古本》全文,又次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