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卷,清郑士范纂修。郑士范,凤翔人,曾任印江县知县。印江为古思印之地。汉为酉阳县。隋为务川县。旧无志乘。道光中,郑士范任县令,为补无志之缺,遂撰成此书。《印江县志》道光十七年(1837)写本,共二卷。
十八卷。清缪荃孙撰。缪荃孙(详见《艺风堂藏书记》条)历主南菁、泺源、钟山等书院讲席。创办江南图书馆、京师图书馆。长于金石目录之学。富收藏。著有《艺风堂藏书记》、《艺风堂文集》等。书前有缪氏自序。卷一至
十八卷。明夏言(1482-1548)撰。夏言,字公谨,号桂州。贵溪(江西)人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。著有《桂洲集》。本集所收凡赋、诗、词八卷,文十卷,共十八卷。卷首有年谱。夏言其未相时曾以词曲擅
十二卷。明范明泰撰。范明泰,字长康,嘉兴(今属浙江)人,生卒不详。万历二十八年(1600)举人。该书主要编录北宋书画家米芾遗事。米芾,字元章,号海岳外史。襄阳(今属湖北)人,世称米襄阳。该书分恩遇、颠
五卷。宋陈世崇撰。生卒年不详。陈世崇字伯仁,号随隐,崇仁(今江西崇仁)人。(一作临川)随父入宫禁,仍充东宫讲堂说书,兼两宫撰述。后仕皇城司检法。受贾似道排挤,退隐归乡,入元著《随隐漫录》。此书多记同时
一卷。旧题东方朔(前154前93)撰。东方朔字曼倩,平原厌次(今山东惠民县)人,西汉文学家。武帝初即位,征天下举方正、贤良、文学材力之士、超次擢用。朔上书,高自称誉:“臣朔年二十二,长九尺三寸,目若悬
①十卷。清任先觉修,杨萃纂。任先觉,字伊水,山西宁武人,顺治进士,曾任吴桥县知县。杨萃,吴桥县人,儒学生员。康熙九年(1670)任先觉任吴桥县知县后,“皇上允辅臣请,修一统志”。明万历创修的吴桥县志已
四卷。明顾存仁(?-1573)撰。顾存仁,字们刚,号怀东,太原(今山西)人。生年不详,卒于明万历初年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,官至南京太仆寺卿。本编诗分四集,每集为一卷,各名之为:使蜀初编,系作者
①三卷,明莫震修,孙允恭纂。莫震,字震威,吴江县人,正统六年(1441)进士,官嘉鱼知县,后升福建正平府同知。县志于明洪武、永乐中奉文修纂,图志期限紧迫,难免遗漏。正统元年(1436),教谕卢陵、刘池
十六卷。宋张扩(约1122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扩,字彦实,一字子微,饶州德兴(今江西饶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,崇宁进士,授国子监簿,迁博士,调处州工曹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,寻充馆职,南渡后历中书舍人。王明清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