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学庵笔记

老学庵笔记

十卷,续笔记二卷。南宋陆游(1125-1210)撰。陆游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陆游工诗词,长于史学,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入蜀记》等。淳熙、绍熙年间,居家读书,遍览古今经史子集和奇文异典,追忆朝野中亲历、亲见、亲闻之事,随手笔录,撰成此书。“老学庵”为陆游斋名,取师旷“老而学如秉烛夜行”之意。因之,取书名为《老学庵笔记》。所记多轶文旧典及当代史实、名物、典章制度和各种逸闻趣事等,间述掌故,考订诗文,亦搜集民间传说。因生活在宋金对峙时代,于抗金活动记载较多,对南宋帝王奢侈、昏庸和秦桧气焰熏天亦有揭露,记载了秦桧杀岳飞和施全行刺秦桧等事。书中保存了亳州等地纺织技术的发展等经济和科学技术资料。亦记述了考进士糊名法始于真宗等制度和掌故。论诗亦多精辟见解。记载了田登作郡,人不敢言“灯”字,上元放灯时露布民众,“本州依例放火三日”等史实,为后世所引用。所论时事人物多平允公正,不挟偏见。如,时人多否定王安石,陆游不随波逐流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说“其祖陆佃为王安石客,所作《埤雅》,多引《字说》,故于《字说》无贬词,于王安石亦无讥语。而安石龙睛事并述《埤雅》之谬谈,不免曲笔。”其实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对王安石存有偏见,陆游当为公允。当然,《老学庵笔记》亦有不足之处,如记杨戬为虾蟆精,钱逊叔落水神救之等一二条,近乎怪异。又记鲜于广题逸居集、曾纯甫对萧鹧巴之类七八事,杂于谐戏。又有,杜甫诗有蔚蓝天字,本言天色,故韩驹承用其语,有“水色天光共蔚蓝”句。陆游乃称蔚蓝为隐语天名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考“蔚蓝天名别无所出,惟杜田注引《度人经》”。认为“《度人经》所载三十二天有东方太黄皇曾天,其帝曰郁繿玉明。则是帝名郁繿,非天名蔚蓝。游说反误。”再如,书中记载,“宋初人尚文选,草必称王孙,梅必称驿使,月必称望舒,山水必称清晖。”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考证,“驿使寄梅出陆凯诗,昭明所录,实无此作。”认为陆游“记忆偶疏”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还认为《老学庵笔记》“不止朱国桢《湧幢小品》所纠游岱之魂一条,不知引路宾王请中宗封禅文。王肯堂《郁冈斋笔尘》所纠记‘诸晁谓婿为借倩之倩’一条,不知出郭璞方言注也。”此书虽有此微瑕,但不以微眚而掩,大部考证谨严,见解精辟,不失为宋人笔记中佼佼者,对于后人研究古史、尤其是宋史,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此书,陆游生前未刊,死后,其子于绍定六年(1228)将它与陆游的其他遗稿一起刻印。今传本不一,有《稗海》、《津逮秘书》、《学津讨原》、《崇文书局汇刻书》、《宋人小说》等丛书本,宛委山堂《说郛》、商务印书馆《说郛》、《五朝小说》、《旧小说》有节选本,又有民国十五年(1925)商务印书馆铅印本。1979年,由李剑雄、刘德权点校,中华书局重新整理排印出版,是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

    法国人沙畹(1865-1918)、伯希和(1878-1945)合撰。沙畹治学严谨,著述颇多,其中尤以《西突厥史料》最为有名。伯希和系沙畹的学生,多次来华,曾著有《敦煌千佛洞》一书。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所

  • 岳阳纪胜汇编

    四卷。明梅淳(约1586前后在世)编。梅淳,安徽当涂人,隆庆五年(1571)进士。本书成书前,元释天镜曾辑录岳阳楼石刻诸诗,其本久佚;嘉靖间,有取岳阳题咏与洞庭分为二集者,芜杂无次。梅淳因合洞庭君山、

  • 难经悬解

    二卷。清黄元御(详见《周易悬象》)撰。黄氏认为《难经》著于《素问》之后,《灵枢》之前。故其中所引经文有今本所不载之内容,况旧本多有舛误,于是取《难经》逐文逐段加以诠注,多所更定。又以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

  • 春秋宝筏

    十二卷。明翁长庸撰。长庸,琴川(今江苏常熟)人。《春秋宝筏》又名《春秋胡传》。该书辑录宋代学者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中的要点,偶尔也参考其他诸家之说,以阐释《春秋》。目的是为学子提供一个简明的读本,作为应付

  • 归朴斋诗钞

    四卷。清曾纪泽(1839-1890)撰。曾纪泽生平见《曾惠敏公文集》条。是《诗钞》分戊己二集,每集分上下卷,其称戊己者,盖因甲乙丙丁诸集皆毁于火,惟近体幸存,故以名之。戊集上卷为同治以前作品,曾经其父

  • 圣学格物通

    见《格物通》。

  • 春秋明志录

    十二卷。明熊过(详见《周易象指决录》)撰。此书辨驳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及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之失,尤其攻击《左传》一书。如隐公八年“三月,郑伯使宛来归祊。庚寅,我入祊”。熊氏认为是“郑庄公欲离宋党,故以赂饵

  • 吴越纪余、附杂吟

    六卷。钱贵撰。钱贵字元抑。明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,此书主要采辑吴越故事,分题编录,亦多附以论断。书前有正德五年(1510)自记,称其书有大纲三首:编年、书法、世家,另杂拟之十五事,共分成六卷。《吴越

  • 清漕运全书

    九十六卷。载龄等奉敕修。载龄,见《户部则例》。是书卷一至卷八为漕粮额征,卷九为征收事例,卷十至卷十五为兑运事例,卷十六为白粮事例,卷十七至二十为通漕运艘,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督运职掌,卷二十四至二十六为

  • 仁和县志

    十四卷。沈朝宣纂。沈朝宣,字三吾,仁和(今杭州)人,在涿州任教谕,后被推荐作江陵县令。《仁和县志》嘉靖二十八年修,抄本。共十四卷,分:封畛、桥梁、山川、公署、风土、学校、水利、恤政、坛庙、名宦、科贡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