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群经宫室图

群经宫室图

二卷。清焦循(1763-1820)撰。焦循字理堂,一字里堂,晚号里堂老人,江苏甘泉(今扬州市)人,著名经学家、哲学家、数学家、戏曲理论家。少颖异,家寒微,勤苦于学。嘉庆六年中举,一应会试不中,即绝意仕进,专心于治学,设馆授徒。与阮元友善,又为其族姊夫,情好至密。阮元督学山东、浙江时,几次招他出游,切磋学问。后于里居筑“雕菰楼”,为读书著说之所,足迹不再入城市。死后,阮元作传,称其“精深博大,名曰通儒”。焦循于经史、历算、音韵、训诂,无所不精。诸如顾炎武、阎若璩、梅文鼎、毛奇龄、张尔岐、江永、程瑶田、钱大昕、段玉裁、王念孙、阮元、王引之、姚文田、汪中等,都受到他的高度评价。焦循与阮元齐名。在学术上认为汉学家的考据,在于考度繁琐,也反对明人的空虚以及“六经注我”的治学方法,而主张从实处下手,正确对待前人研究成果,切忌主观臆测,强调“通核之学”。认为学贵善思,并说自己平生最得力于“好学深思,空知其意”八字。提倡相互争辨,相互学习,认为孔子“当仁不让于师”这句话中的“不让”说的就是争辨。一生著述宏富,多达数百卷,除本书外,还有:《易章句》十二卷、《易图略》八卷、《易通释》二十卷(以上三种合称《易学三书》)、《易话》二卷、《易广记》三卷、《论语补疏》三卷、《周易补疏》二卷、《尚书补疏》二卷、《毛诗补疏》五卷、《春秋补疏》五卷、《礼记补疏》三卷(以上六种合称为《六经补疏》)、《禹贡郑注释》二卷、《孟子正义》三十卷、《加减乘除释》八卷、《天元一释》二卷、《释弧》二卷、《释轮》二卷、《释椭》一卷(以上五种合称为《里堂算学记》)、《北湖小志》六卷、《李翁医记》二卷(以上全都收入《焦氏丛书》)、《雕菰楼集》二十四卷、《忆书》六卷、《邗记》六卷、《红薇翠竹词》一卷、《仲轩词》一卷、《里堂家训》二卷、《扬州足征录》二十七卷、《诗陆氏疏疏》二卷、《论语通释》一卷、《易余龠录》二十卷、《花部农谈》一卷、《开方通释》一卷、《剧说》六卷、《焦里堂先生轶文》一卷、《三礼便蒙》四卷、《里堂道听录》五十卷。本书是焦循专论明堂制度的著作,成书于乾隆五十六年。明堂制度为儒家所重视,是读《礼》类书籍的关键所在,但由于记载疏略,争论很多,尤其如明堂九五之辨、堂室之分、户牖之繁、修广之数、方向位置,众说纷纭。蔡邕所作《明堂论》,误据秦汉之制为周礼,李谧所撰《明堂制度论》,语多悖晦。蔡、李两说并同于《考工记》、《大戴礼记·盛德》篇。清代惠栋以蔡邕之说为宗,著《明堂大道录》,颇不足信。焦循本书征引《周礼》等典籍中有关记载,进行仔细考证,并对蔡邕、张惠言、孔广森等的看法进行反驳,见解颇为独到。全书分为上、下两卷,上卷分城、宫、门、屋四类,作图三十一幅,附图七幅,下卷分社稷、宗庙、明堂、坛、学五类,作图十九幅,附图五幅。全书共九类,图五十幅,附图十二幅,每幅图均有说一篇,广征博引,进行考证。如根据《礼·月令》五大庙之文,解释匠人五室左右个为大庙的左右偏,并非别有隅室,其义较通;对明堂小于路寝的原因,也说得较为綦详。其它如认为有四荣一定有四霤,如果只是南北有檐,而东西无檐,那么两头翘起之檐将何所附?这就象说有东荣无东霤一样不可。又《礼》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,认为是门中之闑西,并非门西之闑西。所论俱通核。关于闱门历来聚讼不一,焦循考之“士冠礼适东壁见于母”注:“适东壁者,出闱门也,时母在闱门之外。妇人入庙由闱门”,然后以匠人左祖右社而明之,即宗庙在室之东,妇人由寝入庙之闱门,当在庙西。江永、戴震、张惠言都图闱门于东墙,孔广森则图在北墙、金鹗甚至认为四周都有闱门,均错,只有焦循此见独对。其考述夹室之制,黄以周《礼故》曾议其不对,论述东西堂下把东堂、西堂连续。也未合于礼。《礼经》所言,多是庙制,庙有东西墙则东西堂必定南向,而非东西向无疑。清代学者认为本书无凭空臆说之弊,也不株守旧说,考求古代宫室结构,至为详尽,是研究《礼经》的桥梁,也是历代论宫室制度诸书中较重要的一种。有《焦氏丛书》本、《皇清经解续编》本、光绪十一年梁溪朱氏小曝书亭重刊本、《焦氏遗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突星阁诗钞

    十五卷。清王戬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戬,字孟谷,湖北汉阳(今湖北武汉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四十七年(1708)副贡生。与同邑李以笃、彭心锦、文师鸿、江颖齐名,时称“汉阳五家”,他博学,工诗及

  • 项氏家说

    十卷,《附录》二卷。南宋项安世(?-1208)撰。项安世字平父,江陵(今属湖北)人。淳熙进士,历任校书郎、户部员外郎、湖广总领。著有《周易玩辞》、《平安悔稿》等书。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记载,庆元中(

  • 类博杂言

    一卷。明岳正(1418-1472)撰。岳正,字季方,号蒙泉,漷县(今北京市通县)人。正统十三年(1448)进士第一,授编修,天顺初改修撰,命以原官入阁预机事。以谋去石亨、曹吉祥不成,谪钦州同知。后逮系

  • 德兴县志

    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孟庆云等修,杨重雅等纂。孟庆云,字子卿,浙江会稽(今绍兴县)人,同治八年(1869)任德兴县知县。杨重雅,江西德兴人,官翰林院检讨、甘肃按察司按察使。《德兴县志》同治十一年(1

  • 述韵

    十卷。清夏燮撰。夏燮(1801-1875)字谦甫,安徽当涂人。尚著《五服释例》、《明通鉴》、《中外纪事》等。是编卷一论古韵之分合,卷二论合韵,卷三论古音弇侈洪细,卷四论古有四声,卷五论去声,卷六论汉读

  • 三苏文粹

    七十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,前后亦无序跋。其曰“文粹”,为因循陈亮《欧阳文粹》之例。此书凡苏洵文十一卷,苏轼文三十二卷,苏辙文二十七卷。所录皆议论之文,盖备场屋策论之用。收入《四库全书总目·存目》,加以介

  • 快雪堂集

    六十四卷。明冯梦祯(1548-1605)撰。冯梦祯,字开之,晚年自号真实居士。秀水(浙江嘉兴)人。万历五年(1577)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因忤张居正,病免归故。万历二十一年(1593)补广德州判官

  • 遵生八笺

    一名《雅尚斋遵生八笺》。十九卷。明高濂(生卒年不详)撰。高濂字深甫(《四库提要》为深父),号瑞南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万历间名士,能诗文,撰有传奇《玉簪记》、《节孝记》,前者流传甚广。另有诗文集《雅

  • 史记正义

    一百三十卷。唐张守节撰。张守节,始末不详。诸王侍读,率府长史,长于地理。约为开元天宝间人。《正义》中博引故实,很是详博,卷首有“论字例”,“论音例”二条。但到明朝删削太多。《史记正义》是张守节用尽一生

  • 春秋志在

    十二卷。明来集之(详见《读易隅通》)撰。集之字元成,明末经学家。崇祯十三年(1640)进士,历安庆府推官,仕终太常寺少卿。著有《读易隅通》、《卦义一得》、《易图亲见》、《倘湖樵书》、《博学汇书》等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