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德堂文集

经德堂文集

二十卷。清龙启瑞(1814-1858)撰。龙启瑞字辑五,号翰臣。广西桂林人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)进士第一,授翰林院修撰。官至提督,湖北学政,江西布政使。通经义,讲声韵之学。著有《经德堂诗文集》、《诸子精言》、《浣月山房诗集》、《汉南春柳词》、《尔雅经注》、《尔雅音释》、《尔雅经注集证》、《经籍举要》等。《经德堂文集》原为六卷,系光绪四年(1878)刻本。卷首有李慈铭《跋》文手迹。书末有龙继栋(作者之子)作《跋》。据龙继栋《跋》云:“《经德堂文集》内集四卷、外集二卷,盖在咸丰丙辰年(1856),(先父)官京师时所厘定。大要始于道光庚子、辛丑(1840-1841),讫于咸丰丙辰(1856)而止。”而丙辰而后各稿,“皆不在此集”。《内集》四卷,共收文一百〇六篇,皆序、书、杂记、传状、跋、祭文、碑志之属;《外集》二卷,收文一百五十一篇,亦为序、跋、杂著、祭文、骈体文之类。其文质实谐雅,多有本之言。且服膺桐城,末附骈文,则非其所长。光绪七年(1881)刻本,在此本之后增至二十四卷。所增的内容有:《经德堂文别集》二卷、《浣月山房诗集》五卷、《汉南春柳词》一卷、《尔雅经注》三卷、《尔雅音释》一卷、《尔雅经注集证》三卷;何慧生《梅神吟馆诗草》一卷,何继栋《槐庐甲丙诗存》一卷;姚鼐《惜抱轩汉书评点》一卷。除此本今存外,还有光绪四年(1878)于京师刊本,凡十四卷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星轺指掌

    三卷,续一卷。德国人马尔顿撰。马尔顿(1756-1821),德国汉堡人,国际法名家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),撰成《欧罗巴近代国际法》,当时颇流行于世。《星轺指掌》似是该书的外交篇,道光初年法文本刊行

  • 崇古文诀

    三十五卷。宋楼昺(约1207前后在世)撰。楼昺字旸叔,号迂斋,浙江鄞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旸绍熙四年(1193)进士。授从事郎,迁宗正寺主簿。卒追赠直龙图阁。楼昺受学于吕祖谦,与弟楼昺俱以文名。是集所选古

  • 麟经指月

    十二卷。明冯梦龙(1574-1646)撰。梦龙字犹龙,又字耳犹,号翔甫,一号姑苏词奴,吴县(今江苏吴县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崇祯中贡生,知寿宁县。才情跌宕,善诗文,工经学。著有《春秋衡库》、《别本春秋

  • 秉忠定议集

    二卷。未著编辑者名氏。嘉靖十年(1531),都御史宋沧巡抚四川,平真州周天星之乱。当时同官于蜀者作为《凯歌》、《露布》等篇,汇成一书,以记其事。书名取明世宗所赐玺书有秉忠定议,条奏肤功语。是书有四库本

  • 尊水园集略

    十二卷。清卢世(1588-1653)撰。卢世字德水,别号紫房,山东德州人。明天启五年(1625)进士。授户部主事。补礼部,旋改御史,巡视漕运。入清,即家拜御史,征诣京师,托病辞官,卜居平原,自号南村病

  • 蜀水考

    四卷。陈登龙撰。陈登龙,字寿明,号秋坪,其先金陵人也,明季始迁闽中。登龙七岁而孤,母黄氏食贫,以剪采为生。登龙勤苦力学,博涉典籍,为文宏富,尤长于诗古文辞,旁及琴棋书画。年二十六,补县诸生。乾隆三十九

  • 通鉴纲目释地纠谬

    六卷。补注六卷。清张庚(1685-1760)撰。庚字长庚,一字浦山,号瓜田,晚号弥伽居士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乾隆元年(1736)举博学鸿词。著有《通鉴纲目释地纠谬》、《画徵录》、《强恕斋诗文集》等

  • 槎居谱

    一卷。明黄鹤撰。黄鹤,字修翎,宜兴(今江苏宜兴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只知其嘉靖己未年间中进士,所居之宅名“槎居”。其著作名《槎居谱》。是书主要内容是记载其所居“槎居”中的宫室、器服构造的情况。其所

  • 枕善居杂说

    一卷。清王敬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敬之字宽甫,号枕善居士,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增贡生,官户部主事。此书为考订经史、诗文及音韵训诂之文。自谓“闲有所见,未敢自信,聊录备忘,不为次叙,不足次叙也,他日附益

  • 唐御览诗

    一卷。又名《唐歌诗》、《选进集》、《元和御览》,或《御览诗》。唐令狐楚(766-837)编。令狐楚字谷士,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。贞元七年(791)登进士第。桂管观察使王拱辟入幕。后历辟太原节度判官,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