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剩

经剩

一卷。清章谦存(详见《周诰考辨》)撰。谦存所撰《郑风考辨》、《春秋比辨》,都是专编,此外尚有《说礼》十则、《书鲒埼亭凯风说后》一篇、《答友生问》十则,统统归于《经剩》。如根据郑康成之说,认为明堂为郊天之所,纠正了贾公彦、孔颖达的讹误;认为《仪礼》中的“旅酬”,不仅与生人饮酒相异,也和《宾尸》的“旅酬”不同。认为孔疏解“凯风”,七子作诗自责,其母于是不改嫁,七子因而有谕亲于道之功,而其母也不失为贤母的说法,就是《序传》的思想,不应认为《序传》不对。认为季氏舞八佾,夫子以忍加之,是昭公二十五年,平子逐昭公时的事情。《左传》载有:“禘于襄公,万者二人,其众万于季氏”。这年秋天平子逐昭公,禘一定在夏天。《传》用的是追叙之词。认为诸侯有废祭,无摄祭,大夫有摄祭,无废祭,士则无摄无废。按:以上诸说,都具精识。又认为《春秋》写“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”,又写“孙于齐”,“孙”就是与鲁断绝。但此后写“会”写“享”,不一而足,而没有到齐后的文字记载,一定是鲁史有其文而孔夫子删削去了。不是“孙”而认为是“孙”,“归”而不记载其“归”,这是大义之所在。对于夫人归鲁,则认为这是庄公假借念母之心而因之释解齐襄公之疑。按:此论很严正,但责备庄公未免过于苛刻。庄公即位时,年仅十三岁,思念母亲也是人之常情。齐襄公即使没有人性,还杀彭生以自解,更有何借口来伐鲁。其他所说,不过碎义而已。有道光年间强恕斋自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隆池山樵集

    二卷。明彭年(1505-1566)撰。彭年,字孔嘉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其号隆池山樵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见文徵明传中。彭年书名逊于徵明,当时鲜有称其诗者。独王世贞序称徵明诗以韵胜,而彭年诗以边幅胜。

  • 涧于诗集

    四卷。清张佩纶(1848-1903)撰。生平见《涧于文集》条。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,民国初年刊行,前有陈宝琛序。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,但不甚致力于诗。不过,其谪戍边远,多故国飘零之感,而皆以诗鸣。其

  • 汉宋易学解

    不分卷。清王希尹撰。生平事迹未详。北书首上下经,次上下系辞及说卦、序卦、杂卦。篇首并有法式善序。其易解先讲易象,再及义理,意欲合汉宋诸家于一炉。然作者造诣甚浅,训诂甚疏,其解易多失本意。今存纪氏嘉庆年

  • 满汉西番悉昙四种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

    各一卷。迦梵达摩(生卒年不详)译。迦梵达摩是唐代来华的天竺沙门,所译全称《千手千眼观世音燕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,略称为《千手经》、《千手陀罗尼经》、《大悲陀罗尼经》。经中神咒,名号种种。依本

  • 芸心识余

    七卷,续 一卷。明陈其力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其力,字克相,号芸心子,通海(今云南省通海县)人。官南京户部司务。此书成于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,共七卷,分禽鸟、兽畜、龙蛇、虫鼠、鱼龟五部,分门隶事,

  • 孟子说解

    十四卷。明郝敬撰。郝敬事详《周易正解》条。此书前有《孟子遗事》及《读孟子三十一条》,认为孟子生活在安王时期非定王时期,此说较为可信。但断定孟子生于安王初年,卒于赧王元年,则未免武断。今有万历四十三年(

  • 禹贡班义述

    三卷。清成孺撰。焦循《禹贡郑注释》是以《汉书·地理志》和郑注互相参证,而不是以班固之义为主,成孺因此特撰此《禹贡班义述》一书,全部根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来考究《禹贡》山水。在本书自序中成孺说:“《志》推

  • 朝鲜史略

    六卷。撰者不详。一名《东国史略》。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。始于檀君,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。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,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,事迹颇为详备。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

  • 东西两晋志传

    十二卷。不题撰人。据序,知编撰者实即序作者杨尔曾,此说亦有存疑。杨尔曾,字圣鲁,号雉衡山人,又号夷白主人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明代小说家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作品有《东西两晋志传》、《东西两晋演义》、

  • 经学通诰

    五卷。叶德辉(1864-1927)撰。叶德辉字奂彬、焕彬,号直山、郋园。湖南湘潭人。清光绪进士,授吏部主事。戊戌维新时期,为湖南顽固派首领之一,诋毁维新学说,排挤打击维新派。文章宗法桐城古文。是近代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