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等韵简明指掌图

等韵简明指掌图

图一卷,论一卷。清张象津撰。象津字汉渡,山东新城人。尚著《白云山房诗集》、《白云山房文集》、《考工释车》、《离骚经章句义疏》等。张氏嘉庆乙亥年(1815年)自序云:“今年诸孙幼稚者,欲使知平仄,其才敏钝不一,不可口传,欲为简明图,使有持循,乃取《字典》等韵图复加寻绎,忽若别有所见,乃为此图而各为记以附之。”可见这部韵图是张氏仿照《康熙字典》卷首所附韵图编制的。书分十二摄,又分开合正副韵。十二摄为:迦裓根歌高干冈该钩庚傀歌。歌摄重见,作者注一作革歌切,一作革波切。声母分为牙、舌头、重唇、齿、舌上、轻唇、半齿半舌七音,辖十九个声母。声调分为平、上、去、入、下平五类。图例横列声母,纵分四栏列开合正副四呼,交合处有音有字者列字,无字者列反切。张氏说:“十二天地之全极,……则声之全数固宜为十二矣。然取等韵读之,只得十一声,旧疑为限于乡土,因问登州牟卢波及大名王生渠,亦谓然。盖第二结摄与第十二歌摄不能分也。分读之则又与他韵相混。今再检等韵,其结摄正开、正合皆无字,惟副开、副合有字;歌摄则正开、正合皆有字,而副开、副合无字,再以他摄之开合法例按诸二摄,乃悟结摄之正开、正合无字者,其音即歌摄正开、正合之字也。歌摄之副开、副合无字者,其音即结摄副开、副合之字也。由是言之,则为等韵者于十二摄亦止得十一声矣。”张氏认为《字典》所附之《字母切韵要法》所分的结摄〔ie〕及〔ye〕韵,与歌摄的〔o〕〔uo〕韵合在一起,认为它们恰是互补关系,所以不立结摄,说明此时的〔ie〕〔ye〕韵(为原入声韵变来)可能也读为〔io〕〔yo〕,或〔ie〕〔io〕等两读,所以张氏认为可归为一摄。结摄取消之后,为了凑足十二之数,重列歌摄,以补结摄之虚位。大概此时的歌摄字既可读〔o〕(革波切),又可读〔〕(革歌切),故可分立两韵。这是张氏这部韵图分韵的主要特点。是书汇入《白云山房集》,有道光十六年(1836年)张绳武等拜经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童密云禅师年谱

    一卷。释道忞(生卒年不详)编。《天童密云禅师年谱》一书,所记天童密云禅师乃是明代四明天童寺沙门释圆悟。圆悟,俗姓蒋,字觉初,号密云。宜兴人。幼闻佛声八岁知佛号。常念世空无常,遂出家为僧。年谱以密云禅师

  • 古佚小说丛刊初集

    三种八卷。陈乃乾(1896-1979)编。陈乃乾,浙江海宁人,历任上海中华书局、开明书店、北京出版社编辑、上海市文献委员会、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编纂等职,在版本学、目录学、索引学方面有突出成

  • 通志堂集

    十八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清纳兰性德(1655-1685)撰。纳兰性德,原名成德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州正黄旗人。是大学士明珠之子,少有才名,康熙九年(1670)补诸生,贡入太学,康熙十五年(1676)

  • 音韵问答

    一卷。清钱大昕撰。钱氏生平见“恒言录”。是编于《潜研堂文集》中摘出问答十五则,并益以《同音假借说》、《古今方音说》、《答严九能书》、《答周松蔼同年书》等,遂成一书。卷末有吴江沈懋德跋语,大略云:三十六

  • 管窥外篇

    二卷。元史伯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史伯璿字文玑,温州(今属浙江)人。博通经史,深得朱子之宗旨,终身不仕。著有《四书管窥》、《辨论诸经史天文地理古今制度名物》等书。此书成于至正二十七年(1367),为继《

  • 太白阴符

    见《太白阴经》

  • 楚骚绮语

    六卷。明张之象(生卒年不详)编。张之象著有《太史史例》。本书摘录楚词中的字句编辑而成。同时,又杂录二十五赋,又不著明其出自何篇。

  • 善生福终正路

    二卷。意大利陆安德(详见《真福直指》条)撰。《善生福终正路》是一部传播耶稣教义的通俗读物,此书分上下两卷,卷一撰述修身、理家、祈祷、看经、听讲、解罪诸法。卷二撰述圣体、弥撒、受难诸说。终言福死之方。总

  • 东皋杂记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内容所记皆为明代朝野杂事,间及经义及音律诗话。其中朝野杂事部分很有价值,关于史事者不少。如辨康定易储,薛瑄不谏,谓“崔铣修孝宗实录,亲见秘阁旧案,瑄衔下注以公出。”等等。尽管薛瑄并

  • 古文奇赏

    一百二十二卷。明陈仁锡(1579-1634)编。陈仁锡字明卿,号芝台。长洲(江苏苏州)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。七年,因忤魏忠贤而被削职为民。崇祯初复召,官南京国子监祭酒。著有《系辞十篇书》等多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