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卷。李桢扆撰。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桢扆字华麓,任丘(今属河北省)人。明代学者。《尚书解意》盖为初学者而作,故对名物、义理不甚着力。只就文句推导语意,标举章、节大意,务使畅晓易明而已。
三卷。清末胡兆鸾撰。胡兆鸾,长沙人,其余不详。《淮南子》为汉淮南王刘安撰。书中说易之处甚多,其观点与后来易说颇有不同之处,有许多是可取的。故胡氏辑淮南子中有关说易之处,并参以其它古注,以期探明周易真谛
二十四卷。清彭绍升(1740-1796)撰。彭绍升字允初,号尺木,又号知归子,长洲(江苏苏州)人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)进士,选知县,不就。始读儒家先书,后喜陆、王之学。居深山习静,素食持戒甚严。此
四卷。清朝张尔岐撰。张尔岐(1612-1677)字稷若,山东济阳人。明诸生。严格恪守朱子之学,因此作此书以发明《本义》之旨。其中第四卷分为两部分,所以也作五卷。李焕章作《尔岐传》说是八卷;不对。《四库
一卷。明顾起元撰。顾起元,字太初,江宁(今属江苏省)人。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)进士,官至吏部左侍郎,兼翰林院侍读学士,谥文庄。该书著录顾于金陵(今南京)所得古金石,按年代次序编撰,每器、石各记录所
八卷。明吴之器撰。之器字赐如,义乌人。该书举金华一郡人物述而志之。有名臣传、节义传、儒林传、孝友传、文苑传、逸民传、仙释传、方技传、游寓传、循绩传、附传、家传,共十二类。晋江吴载龟序,称此书结构谨严,
无卷数。清劳大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劳大与字宜斋,浙江石门人。顺治举人,官至永嘉教谕。著有《瓯江逸志》一卷。《闻钟集》是载辑前人格言懿行,分五集,每集前有自序,后附有子作的跋。书末附《儒门功过格》、《尝
一卷。清汪师韩(1707-?)撰。汪师韩号韩门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官翰林院编修。汪师韩认为经之分章自汉儒始,后人求其分,不求其合,遂使一书前后不相连贯,故于今文古文分章之异及皇侃开宗明义等之名俱不
无卷数。明屠本畯(生卒年不详)撰。屠本畯,字田叔,浙江鄞县(今浙江鄞县)人。以门荫入仕,历任太常典簿、辰州知府等职,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。著有《野菜笺》、《海味索引》、《闽中荔枝谱》、《闽中海错疏》等书
四卷。清初颜元(1635-1704)撰。此书是作者《四存编》之四。《存人编》前二卷又称《唤迷途》,是以较为浅近的语言劝谕僧尼、道士归俗及戒儒者谈禅、戒愚民尊奉佛教等“邪教”;第三卷为“明太祖释迦佛赞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