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

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

四卷。简朝亮(1851-1933)撰。简朝亮,字季纪,号竹居,广东顺德县(今广东顺德)人。南海朱次琦之门人,著述甚富,有《尚书集注》等书。是书首有朝亮自序,略言:“《礼记》《坊记》《中庸》《表记》《缁衣》四篇相次,沈约谓此皆取《子思子》。《汉志》著《子思子》二十三篇,《新唐志》著《子思子》七卷,(《隋书·经籍志》卷同,黄道周《坊记》《表记》《缁衣》三集传见《明史·艺文志》),盖传者微矣。九江朱先生曰:‘三篇子言之皆子思言’,斯从沈约说。今世去子思子世远,其言有逆睹今世而先言之者,其在于今,变而通之,其学则体立用行,足济中邦斯民于生生。此三篇,明季黄石斋为之集传,将以纳忠。礼家诸说,自郑康成注以来,大抵释此为孔子言,而不察此为子思子言。《左传》哀公二十一年夏五月,越人始来,迨逾年越灭吴,《坊记》曰:‘《春秋》不称楚越之王丧’,异于孔子所修者以吴越言,此子思子时鲁《春秋》;《坊记》引《论语》,《缁衣》引叶公之顾命,皆在孔子后。朝亮不敏,冀有所明,致辨于斯。斯曰《〈礼记〉子思子言郑注补正》三篇分卷,而又附录都为四卷。今朝亮年六十有九,乃修旧稿,其完者惟子思子言三篇,其余方草创,兼《大戴礼》,皆附录存之。若《礼运篇》明天下为公者,《学记篇》宜万世法者,《儒行篇》皆孔子言而申其义者,稿亦苟完”云云。是书卷一为《坊记》,卷二为《表记》,卷三为《缁衣》,《坊记》三篇体例皆同,每篇首称“子言之”,以别乎《论语》,有子、沈子曰之文,著其为师,不但言子曰者,辟孔子也。首节为郑注,而次“谨按”及“释曰”于后。是书释记文,多引诸经为证,以发挥意义,如《坊记》引《周书·吕刑》与《周官·大司徒》,《表记》则引《孟子》《荀子》毛传、韩说,《缁衣》则引《易》等。是书言是释记文,然其义皆简氏语,多有以今参古之意,如于“子张问入官”下谓“尊严而绝者下情不上通,卑贱如神者,小民不可欺。卢氏注《孟子》曰‘民为贵,君为轻’,盖上则绝,下则神”,其实“下则神”者,谓民权之发达。简氏于篇节,悉不忽略,具见苦心。是书最早刊于民国年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山诗话

    一卷。宋刘攽(详见《文选类林》)撰。是书为宋代诗话中年代较早的一部。当熙宁、元祐之间,刘攽兄弟以博洽名噪一时,然多吟咏而不甚著述。唯此论诗之语而独传。北宋诗话唯欧阳修、司马光及刘攽三家号为最古。此编较

  • 石钟山志

    八卷。明王恕编。案当时有二王恕。一为三原(今陕西咸阳)人,明史有传。一即此王恕,江西湖口人。景泰五年(1454)进士。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湖口有上下石钟山,即苏轼作记者。王恕以其为邑之名

  • 读大学记

    一卷。清范泰衡撰。是书本遵汉儒,义从宋贤,参以已见,分节陈说,推陈出新。如说“格致”,木长为格,则本末贯,贯观其达;木各为格,则本末分,分观其到。又如说“致”,《春秋》曰“致女”,致是“往”的意思;《

  • 东原录

    一卷。北宋龚鼎臣(1010-1087)撰。龚鼎臣字辅之,郓州须城(今山东东平)人。景祐元年(1034)进士及第。历官起居舍人、谏议大夫、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、京东东路安抚使、知青州,改大中大夫、提

  • 锦囊启源

    无卷数。不著作者。从该书内容来看,与元明之际算法相当,可知应写于元末明初。《锦囊启源》现无刻本传世,仅从《诸家算法》与《永乐大典》中存有该书部分内容,计有提纲二条,应用问题三十个,由此可推知全书大致内

  • 洪洞县续志

    不分卷。清赵三长修,晋承柱纂。赵三长字迁如,安徽繁昌县人,出身贡士,顺治十三年(1656)知洪洞县。清俭自持,兴除利弊,学宫、公署、城池、桥堤,尽力经营,政事之暇,留意古学,士林对其很是。《洪洞县续志

  • 西崖经说

    一卷。清末顾成章撰。成章字詠植,江苏省武进县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卷首有俞樾序,称其为顾成章年少之作,已卓卓可传,异时当必有进于是者。但后来并未见继此之大作问世。其中谓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中“汤放

  • 毛诗序义疏

    一卷。南朝齐刘珪(434-489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刘珪字子珪,沛国相(今安徽濉溪县)人。《南史》、《南齐书》有传。刘珪性至孝,博通《五经》,时人推为大儒。齐高帝萧道成即位,数召刘珪入内,而刘珪非有征从

  • 童子问

    一卷。清代黄文澍撰。黄文澍见《经解》条。全书宗旨是驳辨抨击王守仁学说,采用一问一答形式,共分十四章,均是“童子问”,作者“答”的方式,此书原本题为《石畦集》。

  • 古音辨 古音猎要 古音余 古音附录

    共十六卷,除《古音附录》为一卷外,其他三书均为五卷。明杨慎撰。杨慎生平见“俗言”。这几部书虽各为卷帙,但审核体例,实本一书,只因陆续写成,每得数卷,即出问世,故标目各别耳。因此各书颇多重复,如《古音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