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白华山人诗集

白华山人诗集

十六卷。《诗说》二卷。清厉志撰。厉志原名冗怀,字心甫,号骇谷、白华山人,定海(今浙江镇海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诸生。少时刻苦读书,工书画,学识渊博,对诗学功力尤深。晚年失明,每天吮毫盲挥,有“浙东三海”之美称。著有《白华山人诗说》。此集凡十六卷。包括《丁壬集》二卷,收古今体诗九十一首;《天台集》二卷,收古今体诗五十二首;《瓯江集》二卷,收古今体诗一百一十八首;《丁巳集》一卷,收古今体诗四十五首;《吴游集》一卷,收古今体诗五十六首;《溪上居集》二卷,收古今体诗八十五首;《磊山集》二卷,收古今体诗一百一十七首;《白湖集》二卷收古今体诗九十一首;《癸甲集》一卷,收古今体诗六十三首;《乙丙集》一卷,收古今体诗七十五首。附《诗说》二卷,收文一百零五则。厉志不仅工于诗,其于诗歌理论亦有研究。《诗说》中有云:“其诗之胜之处,实其情之过人所致。”主张“学古而古为我用,亳不为古所拘”,用诗人自己的真气真情,融汇诸家古诗之长,化为己有;要求诗人深学醇养,包孕广博,“平时不曾把心锋用破,临时哪沥得出血来!”“平素有实积工夫,抒写之间,自然如春云出岫,望之蓬蓬勃勃,而其嘘吐又极自在也。”所论皆有独到精辟之处,为后世所重。有道光丙申(1836)慈溪叶元阶刊本。光绪九年(1883)其男学潮刊本。光绪九年重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乡县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沈渊修,孙中翘、李铣等纂。沈渊,山阴人,岁贡,康熙四十四年(1705)任金乡县知县。考金乡县志创修于明。康熙十二年(1673)邑令付廷俊再修。沈渊任县令后,以邑志又已四十余年未修,因

  • 横山遗集

    二卷。明徐爱(1487-1517)撰。徐爱字曰仁,号横山。浙江余姚人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。出为祁州知州,迁南京工部员外,历郎中。徐爱任祁州期间,致力于地方的强盛,救济贫困,整治治安,为祁州的发展

  • 草韵汇编

    ① 二十六卷。清陶南望撰,陶南望字逊亭。上海(今上海市)人。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成于康熙年间。书中记草书家从秦程邈记起,至明代朱克诚,共三百四十一家。其草法分韵编次,平、上、去三韵部分是陶南望亲辑。

  • 东皋录

    三卷。明释妙声撰。释妙声,字九皋,江苏吴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元末居景德寺,后居常熟慧曰寺,又主平江北禅寺。洪武三年(1370),与释万金同被召,总领全国佛事。所作诗文,辑为《东皋集》三卷。洪武十七年(1

  • 六书假借论

    一卷。清曹应钟(生卒年不详)撰。应钟字念生,安徽歙县人。工篆书,著有《啖敢览馆稿》。是编即《啖敢览馆稿》中之一篇,专论六书中之假借。其论曰:“要不外乎郑氏(郑樵)所谓有有义之假借,有无义之假借;赵氏(

  • 刘氏菊谱

    一卷。宋刘蒙撰。刘蒙,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《刘氏菊谱》大体可分为五部分,第一部分为谱叙,首论古代正人达士多吟咏菊之高洁;次叙菊花之功用;后叙作此谱之缘由。作者自称崇宁甲申(11

  • 理学传心纂要

    八卷。清孙奇逢(1585~1675)撰。漆士昌(生卒年不详)补。孙奇逢字启泰,号钟元,学者称之为夏峰先生,又自号岁寒老人,直隶容城(今河北保定)人。十七岁中举人。曾抗击清兵,清廷招聘,但剃发易服。从事

  • 纯正蒙求

    三卷。元胡炳文(1250-1333)撰。胡炳文字仲虎,徽州婺源(今安徽省婺源县)人。潜心朱熹之学,延祐中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,世称云峰先生。著有《云峰集》十卷、《春秋集解》、《周易本义通释》等。自晋李

  • 报恩缘传奇

    二卷。清沈起凤(1741-?)撰。起凤,字桐威,号渔,又号红心词客,苏州人。乾隆三十三年(1694)中举人。后屡赴会试不第,抑郁无聊,寄情词曲。所制不下三四十种,当时风行大江南北。乾隆帝两次南巡所观赏

  • 倚红楼诗草

    一卷。清潘淑正撰。潘淑正,生卒年不详,字云仙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潘鹤龄之女,上虞连芳之妻。此书有光绪十七年(1891)枕湖楼藏版刊本。书前有俞樾所作序言,书后有潘淑正之子连葆谦所作的跋语,共收四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