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堂诗稿
一卷。宋赵公豫(1135-1212)撰。赵公豫字仲谦,常熟(今江苏常熟市)人。绍兴中进士。历知仁和、余姚、高邮军、真州、常州,官至宝漠阁待制。公豫为人沉厚清苦,为官清正廉洁。常言“吾求为良吏,不求为健吏”。去任之日,挈壶浆攀辕者甚众,可知其政绩不愧于古之循吏。公豫优于文,诗则非其所长。然其诗虽吐属未工,但直抒胸臆,亦落落不凡。所著《燕堂类稿》原十六卷,仅存《燕堂诗稿》一卷。今见《四库全书》和《宋人集乙编》。
一卷。宋赵公豫(1135-1212)撰。赵公豫字仲谦,常熟(今江苏常熟市)人。绍兴中进士。历知仁和、余姚、高邮军、真州、常州,官至宝漠阁待制。公豫为人沉厚清苦,为官清正廉洁。常言“吾求为良吏,不求为健吏”。去任之日,挈壶浆攀辕者甚众,可知其政绩不愧于古之循吏。公豫优于文,诗则非其所长。然其诗虽吐属未工,但直抒胸臆,亦落落不凡。所著《燕堂类稿》原十六卷,仅存《燕堂诗稿》一卷。今见《四库全书》和《宋人集乙编》。
六卷。清范泰衡撰。范泰衡字伯崇,四川隆昌人,曾官万县训导。此书以宋人易说为宗,尤其是程朱易说。同时又博采汉晋唐宋元明诸儒之论,对其错误之论加以辨正。书中于每卦之下不作章解句释,只说明大义。在明清两代尊
三卷。明黄衷(1474-1553)撰。黄衷、字子和,南海(今广东广州市)人,别号病叟。弘治丙辰进士。授南京户部主事,出为湖州知府,历福建转运使、广西参政、云南布政使,皆有政绩,累官兵部右侍郎。晚年致仕
六十二卷。明叶向高(1559-1627)编,林茂槐增删。叶向高字进卿,号台山,福清(今属福建省)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授庶吉士,不久晋为翰林院编修,他屡次上书反对矿监、税使,不被神宗采纳。很
十二卷。清李振裕(生平详见《白石山房稿》)编。此集乃振裕督学江南时选录诸生诗、赋、杂文等汇刻成集。共十二卷。而目录则作四卷。第一卷之中又分为四子卷,第二卷之中分为二子卷;第三、四卷之中又各分为三子卷。
二十七卷。阮元(1764-1849)撰。阮元字伯元,号云台,一号云苔,自号颐性老人,江苏扬州人,籍贯仪征(今属江苏仪征),清著名的经学家、文学家。据《清史稿·阮元传》记载:“元乾隆五十年(1789)进
一卷。无名氏撰。清马国翰(详见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)辑。马国翰据《开元占经》引得十二书。但《开元占经》中所引者名为《未央分野》,而不名《未央术》。马国翰的辑本大题是《未央术》,小题是《未央分野》,前后也
十五卷。宋张守(约1118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守,字全真,一字子固,常州晋陵(今江苏武进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,崇宁元年(1102)进士。高宗即位,召为监察御史。绍兴中,历官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。以资政殿大
一卷。清汪淇(详见《周官禄田考》)撰。又名《保婴经验方》、《济阴慈幼外编》。汪淇字憺漪,又字右之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汪氏善治妇、儿科。对明武之望所辑《济阴纲目》一书颇为推崇,于是对其笺释后予以重刊
四卷。清曹光诏(1809-1884)撰。曹光诏字识山。湖南湘潭人。诸生。咸丰间曾任湘乡县知县朱孙治幕。以知兵闻。《文集》所收皆有关世道人心之文。曹氏学有根柢。卷二《春秋楚国疆域考》一文,历引传记证春秋
明文征明(1470-1559)辑。文征明,初名璧,字征明,后更字征仲,号衡山居士。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文征明工书善画,为明代著名书画家。该帖摹勒于嘉靖中期,初刻共四卷,其中又以第一卷为精。第一卷为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