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滁州志

滁州志

①三十卷。清余国修,潘运皞纂。余国,字云樵,湖广武昌府大冶县(今湖北黄石市)人,拔贡,清康熙八年来知滁州事。潘运皞,字熙仲,号西沆,邑人,顺治六年(1649)进士,官中书科中书舍人,充顺天乡试同考官,著有《颇遁斋易说》、《西沆杂纪》、《西沆纪游》等。滁州旧志始创修于明永乐四年,再修于弘治六年,三修于嘉靖十五年,四修于万历四十二年,至清康熙十一年(1672)冬,滁州知州余国奉令延邑人潘运皞等,开局纂辑,迄十二年夏,全志告竣。此志体例较为严整完备,其文搜辑考证,均尚称详。因仿河南、陕西通志例,未志武备,然于卷七城池一门,设有兵御一目,将由宋迄清代的兵制、兵事,搜辑列入,颇为有当。于物产一门,分谷、蔬、果、花、木、竹、叶、草、禽、兽、鱼、介、虫、货之属,记载极详。有清康熙十二年(1673)刻本、抄本、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王赐魁等增刻本(注:增刻本增续志二卷)。②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熊祖诒纂修。熊祖诒,字鞠孙,江苏青浦人,光绪二十一年(1895)来任滁州知州。先是,州志创自宋淳熙中法曹恭维著《永阳郡志》,其后则有曾校《永阳图志》,迄于明永乐四年,重修于州守陈琏,弘治六年,再修于州守曾显,嘉靖十五年,三修于州守林元伦,万历四十二年,四修于州守戴瑞卿,惜其志皆散佚不存。逮至清代,康熙十二年,州守余国复纂辑之,至康熙二十三年,则有州守王赐魁续志。熊祖诒来守是州,据余国、王赐魁所纂二志,删繁辑失,纂辑成书。始事于光绪二十二年春,凡八阅月而志成。此志类目设置参杂不伦,体例尚不完备,其征引诸书,皆不标其出典,然人物一门,别致谨严,艺文一门,仅载篇目,而以诗文分附各门,俾归简洁,则为此志之所长。有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活字本、清宣统元年(1909)活字本、民国三十一年(1942)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孝经正文

    一卷,内传一卷。外传 三卷。清李之素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之素,字定庵,麻城(今属湖北)人。事迹不详。该书成于康熙十五年(1676)。以朱熹《古文孝经刊误》为本。首为正文一卷,经文每章之后,缀以注释数语

  • 广济县志

    ①十八卷,清阎国士、孙谦亨、王玉铉等修,王临等纂。阎国士,字振华,直隶保定(今河北保定)人,贡生,官广济知县。孙谦亨,字有终,直隶东安人,拔贡。王玉铉,字振公,号汉崖,陕西洋县人,进士,三人先后知县事

  • 朱子文语纂编

    十四卷。末著编辑者名氏。此书取朱熹文集及《朱子语类》进行编纂,以类相从,不分门目,前后亦无序跋,可能为草创未完之本。(四库全书总目》有该书存目。

  • 今献汇言

    八卷。明高鸣凤(生平事迹不详)撰。此书为明人辑本代之作,故名“今献”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杂史类记高鸣凤《今献汇言》二十八卷。而《四库全书·杂家类》存目中仅著录为八卷。但北京图书馆所藏明万历中刊本及通行本

  • 芸窗易草

    四卷。清阎斌撰。斌字允中,直隶永年(今河北永年县)人,乾隆岁贡生。服膺道学,行必端方。其说《易》皆浑括大意,既不言象数,也不及训释。其注文往往不能协洽,自云专以本义为主,其与朱氏相背者不尽枚举。尚秉和

  • 百一方

    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

  • 冯安岳集

    十二卷。宋冯山(约1073年前后在世)撰。冯山,初名献能,字允南,普州安岳(今四川安岳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祐二年(1057)进士。熙宁末为秘书丞,通判梓州。官至礼部郎中。冯山与梅尧臣、苏舜钦为同时代

  • 续修江陵县志

    六十五卷,首一卷,清蒯正昌等修,胡九皋、刘长谦、黄诗笙撰。胡九皋,字鹤樵,湖北荆门州人,监生。刘长谦,字吉人,本县人,同治十二年(1873)举人,官国子监学正。黄诗笙,本县人,同治六年(1867)举人

  • 择执录

    十二卷。清王家启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家启字诚庵,蔚县(今河北省)人。顺治辛卯年举人,官至广东新会县知县。《择执录》是王家启的一部杂纂之作,此书杂采历代古人嘉言善事,分三十四门详加论述,又收辑赵善璙《自

  • 甬上水利志

    六卷。清周道遵撰。周道遵,道光时人。《甬上水利志》清刻本。共六卷,此书体例乃本明潘季驯《河防一览》。先叙城内河渠。次及东西为二堤堰砌闸桥梁,即随河流所经,而附列。此编参考诸志,议论精博,订证详明。研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