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清秘藏

清秘藏

二卷。明张应文(生卒年不详)撰,其子张谦德润色之。张应文,字茂实,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县)人。号彝甫,又号被褐先生,明万历监生。因科场失意,乃转志于书画、菊兰。张应文博综古今,与王世贞相善,后自家乡徙居长洲,搜讨古今法书名画,著有《张氏藏书》、《清秘藏》等。张谦德即作《清河书画舫》及《真迹日录》的张丑,后改名为张谦德。此书分上下二卷,杂论古玩赏鉴等物,书名《清秘藏》,王稚登序中称取自倪瓒清秘阁之意。上卷分二十门,下卷分十门,其体例略如《洞天清录》,其文则多采前人旧论。如“铜剑”一条,本江淹铜剑赞之类,等等,而于所采,皆不注出处,不出明人著书之习气。其中所列香名,多引佛经;所列奇宝,多引自小说,颇参以子虚乌有之谈,亦不为典据。但其对于一切器玩,皆辨别其真伪,品第甲乙,以及收藏、装裱之类,一一言之甚详,颇有可采之处。卷末记所蓄所见一条,称其所蓄法书惟宋高宗行书一卷,苏子瞻诗草和元赵子昂的《归田赋》。所蓄名画只有唐周昉的《戏婴图》、宋人《罗汉》八幅,《画苑杂迹》一册、元倪云林《小景》一幅而已。而其子张丑即张谦德作《清河书画舫》所列于张应文名下之书、画真迹有三十一种,大概是为夸饰其富而为,不足为信。此书有《知不足斋》本,原附张谦德《真迹日录》之后。另有《藏修堂丛书》本、《翠琅舫馆丛书》本、《美术丛书》本以及明钞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等。后人曾将此书析为三卷,改题《筠轩清秘藏》,托名董其昌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属比考例

    二卷。清王铭西(生卒年不详)撰。铭西字愚溪,自号大痴,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自幼受业于同里许仲青、庄子珊及宜兴欧西青诸先生之门,补弟子员食饩。专力经学,博采清代诸家之说,尤服膺于庄存与、刘逢禄,自抒所

  • 齐论语

    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是书凡六十四条,按今之论语篇次分配。今之论语,为汉安昌侯张禹所定。其作《论语说》二十一篇,用古论篇次,是兼采三家而以鲁为主。《经典释文》引《新论》,云古论与齐、鲁文不同有四百余字,郑

  • 春秋遵经集说

    二十六卷。清邱钟仁撰。钟仁字近夫,昆山(今江苏山)人。康熙十七年(1678)举博学鸿词,因年老不应试,赐中书舍人。治《春秋》,宗孟子、朱熹说经之义。此书即以孟、朱之说置卷首,集说部分则兼取诸家。虽亦有

  • 齐河县志

    ①八卷。首一卷。清蓝奋兴修,王道光纂。蓝奋兴,福建闽侯县(今属福州)人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齐河知县。按齐河本为古祝阿县地,唐废祝阿为禹城,宋置齐河镇于县境,齐阜昌中始置县。明、清因之,隶济南府。

  • 论语笔解

    二卷。唐韩愈、李翱撰。韩愈(768-824)字退之,唐代著名文学家、古文运动的领导人、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。韩愈是邓州南阳人(今河南孟县),贞元八年(792)及进士第,官至刑部侍郎。愈“文起八代

  • 晋斋诗存

    二卷。清升寅(?-1834)撰。升寅字宾旭,姓马佳,满族镶黄旗人。初以拔贡考授礼部七品。嘉庆五年中举,曾任员外郎、御史、盛京礼部侍郎,热河都统等职,谥勤直。是《诗存》前有道光十六年采为弼序,后有咸丰三

  • 陈句山年谱

    又名《陈星斋年谱》,一卷。清陈玉绳编。谱主陈兆仑(1701-1771),字星斋,号句山,浙江钱塘人,雍正八年(1730年)进士,分发福建知县,旋被荐应博学鸿词,未试。后考取内阁中书。乾隆元年(1736

  • 鲁府秘方

    四卷。明龚廷贤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又名《鲁府禁方》。龚廷贤字子才,号云林、悟真子,金溪(今属江西)人。世代业医,其父龚信,曾任太医官,弟龚器,侄樊官,皆为医官。龚氏承家说,又访贤求师,常与名家共同研讨医

  • 胡子易演

    十八卷。明胡经撰。经号前岗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。官至翰林院侍讲、太常寺少卿,提督四夷馆事。该书用注疏本,移《乾·彖传》“大明终始”三句于“乃利贞”之下,说是《周易》原本,得

  • 蜕庵集

    四卷。元张翥(1287-1368)撰。翥字仲举,号蜕庵先生。元晋宁(今山西临汾)人。至元初,因荐为国子助教,寻退居淮东,复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,预修宋、辽、金三史。累迁翰林学士承旨,河南行省平章政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