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涉史随笔

涉史随笔

一卷,南宋葛洪(?-1237)撰。葛洪字容父,自号蟠室老人,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,淳熙十一年(1184),曾从吕祖谦学,历官尚书员外郎,上疏乞请严饬将帅、整军图治。嘉定中,累宫工部员外郎兼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。绍定元年(1228),迁参知政事,后封东阳郡公致仕。《涉史随笔》一书是葛洪解官幽居时所作,书中所论都是古代大臣的事。在书的卷首有葛洪自序,就谈到古代一些大臣由布衣而进到庙堂的事,以及他自己的一些看法,他从这些论述中选取了二十六篇,献给当时的宰相。书中对古代大臣的论述,是非得当,合情合理,尤其是其中也提出了对历史的见解,如在论南宋的权相秦桧、韩侂胄、史弥远、贾似道时说,他们都担心事权的偏重,故想尽一切办法除掉善类,以致国家衰亡。对此,葛洪说人们只知防宦官之弊,而不知防奸臣之弊。这恐怕是一大偏失。《涉史随笔》一书有明弘治年间刊本、得月移丛书本、知不足斋本、《金华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滨集

    二十四卷。元王沂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沂字思鲁。真定(今属河北)人。延祐初进士。曾为国史院编修官、翰林待制。集中有“纶巾羽服卧伊滨”之句,集名伊滨,即源于此。“沂历跻馆阁,多居文字之职,庙堂著作,多出其手

  • 天厨聚珍妙馔集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是书前有汝阳史维泉序言一篇,大意说,李顺之购买到一善本书,名为《天厨聚珍妙馔集》,为扩大传播,李氏将其刊刻,不知作者是谁。是书主要内容为记载制造饮食法度科例,分类编写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

  • 心园书经知新

    八卷。清郭兆奎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平湖(今属浙江省)人。清代学者。除《心园书经知新》外,尚撰有《心园说》。《心园书经知新》大抵以蔡沈集传为本,而间或参酌己见,故名曰“知新”。兆奎多不信古经,常以己意断定

  • 册府元龟

    一千卷。北宋王钦若、杨亿、李维、钱惟演、夏竦等十五人奉宋真宗的命令共同编撰。王钦若(962-1025),字定国,北宋临江军新喻(今江西新余)人。宋太宗时进士,宋真宗初年参知政事。曾劝帝造作“天书”,封

  • 冯氏校定玉台新咏

    十卷。清冯舒校。冯舒生平见《二冯评点〈才调集〉》条。本书为冯舒侄子冯武所刊。徐陵《玉台新咏》久无善本,明人所刻,多以意增审,全失其真。后赵宦光得宋嘉定八年(1215)永嘉陈玉文刊本翻雕,世乃复见原书。

  • 礼经质疑

    一卷。清杭世骏(详见《续礼记集说》条)撰。杭氏《续礼记集说·自序》馆中同事,“与修《三礼》,日与同馆往复商榷,录为《质疑》一编,附于各条之末”。据此书原本附于《集说》之中,各条的末尾。后单独编刻合聚为

  • 宜都县志

    ①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刘显功纂修。刘显功,字允公,汉军镶黄旗人,荫生,康熙三十四年(1695)官宜都知县。宜都县志创始于明成化间教谕赵友,续修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知县经世文,其书已久不传。

  • 性理群书集览

    七十卷。不著撰者姓名,但题琼山玉峰道人集览,不知为何人。此书取永乐《性理大全》中的人名、地名、年号、训诂之类,依照王幼学《通鉴纲目集览》之例,各为其作注释。有增注者,则别标为附录。然而注释较浅陋。如《

  • 瑄滨语录

    二十卷。明蔡叆(生卒年不详)撰。蔡叆字天童,宁晋(今属河北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中进士。官至监察御史,巡按河南。他少时从韩邦奇、湛若水游,故讲学宗旨皆不出二家之学。此书论《周礼》,则有些详略失当。

  • 北齐书

    五十卷。李百药(565-648)撰。李百药,字重规,定州安平(今河北安平)人,唐初史学家。他奉诏撰史,于贞观三年(公元629年)开始编撰,贞观十年(636年)完成的。李百药的父亲李德林任隋朝内史令,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