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浩波遗集

浩波遗集

三卷。清郑际熙(约1722-1770)撰。郑际熙,字大纯,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乾隆二十一年(1756)举人。际熙工诗文。是集为其弟际唐等所刊。凡诗二卷,文一卷。文中有杜律篇法序一篇,宣称诗人作诗,非先得其法,按法之条例而谱之,并弃性情才力,俯首就法。诗人在创作中神而明之,变化之中自得其法。此论亦足破拘挛之说。该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入存目书著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拜梅书屋诗钞

    十卷。附《梅仙诗存》一卷。清周竣圻(约1906前后在世)撰。周竣圻原名清祺,字啸卿,号季侠,河南商城人。生卒年未详。光绪十七年(1891)举人。官直隶候补知县。此编共存诗九百四十五首。始同治四年(18

  • 交翠轩笔记

    四卷。清代沈涛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涛字西雍,号匏庐,嘉兴人(今属浙江),官至江西道员。著有《论语孔注辨伪》、《说文古本考》、《常山贞石志》、《铜熨斗斋随笔》等书。此书是作者官居大名时所撰写的,交翠轩为

  • 四书遵朱会通

    不分卷。清杨廷芝撰。杨廷芝字仁圃,山东蓬莱(今山东蓬莱)人。是书题云“遵朱会通”,大旨详于自序。廷芝以为朱子教人读书,无疑者须教有疑;有疑者却要无疑。故《宪问》篇“不患”章尝四见,而注云,凡指同而文不

  • 筹海初集

    四卷。清关天培(1871-1841)撰。关天培,字仲因,号滋圃,江南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嘉庆八年(1803),由行伍考取武生,拨补外委,历升千总。道光十三年(1883),累官署江南提督。次年,授广东

  • 全韵诗

    五卷。清高宗乾隆(1711-1799)书,金简摹。清高宗,爱新觉罗·弘历,世宗第四子,年号乾隆。1735-1796年在位。乾隆在位六十余年,政绩显赫,尤其是开设博学鸿词科,访求书籍,完成《明史》、《续

  • 桐城轶事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桐城为人材辈出之地,该书记明清换代之际诸名贤事迹。分上下两编,上编为编年体,历记仕于福、唐、桂三藩诸臣,始于顺治元年(1644年)迄于顺治七年。下编为桐城人姓氏,间附小传,注其科甲年代

  • 性理谱

    五卷。清代萧企昭撰。萧企昭字文超,汉阳(今属湖北)人,顺治贡生。尊尚朱熹学说,极力诋斥王守仁学说,著有《客窗随笔》、《暗修斋日记》、《杂笔》等。作者逝后,其兄萧广昭把他的著作汇成一集,定一总名即是《性

  • 续掖县志

    四卷。清张彤修,张诩纂。张彤字虎拜,乌程人,乾隆五十一年(1786)举人,由宜良知县历升山东分守登莱青整饬海防兵备道,嘉庆九年(1804)任。任职四年,岁丰民和。张诩,邑人。张彤莅任后,见掖志自前令张

  • 读说文日记

    一卷。清胡常德(生卒年不详)撰。常德字少芸,松江府娄县(今上海市松江县)优贡生,读书于学古堂。是书为胡氏读《说文》笔记,共15则。其中多非难段注,非但不能切中要害,反而暴露自身学无根底。是书有光绪间雷

  • 东林本末

    ①三卷。吴应箕著。吴应箕(1594-1645),字风之,又字次尾,明清之际安徽池州府贵池(今安徽贵池)县人。他是明末复社的领袖,领导了声讨阉党遗孽阮大铖的活动。该书序下注有一行小字:“书共六卷,存陈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