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测食

测食

二卷。德国汤若望撰。是编论推算日食月食之理。其说约曰:天学家研究日月诸星之理。设为图界,以论其运行。分为五支:其一论从月星之本图小轮,而应其居所不一;其二论月星之随应太阳,如臣庶之应其君;其三论月星与太阳相近、相远、相会、相对;其四论月星应日绕赤道之远近;其五论月星显示人目之别,垂象向地之异。本编于前四支不具论,仅论其第五支,厘为上、下二篇。上篇分子目八,述食之梗概;下篇分子目十七,穷食之义理,综观其说,在今视之则极浅近,然在当时已为细密,录而存之。庶可考测食之法由疏入密之渐。是书传世者有北京图书馆庋藏明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洛如诗钞

    六卷。清朱彝尊(1629-1709)选录,陆奎勋(1663-1738)编次。彝尊字锡鬯,号竹坨,又号舫,晚称小长庐钓鱼师,秀水(今属浙江)人。少致力古学,博极群书,客游南北以收剔金石。明清易代之际,曾

  • 御制诗

    《初集》四十八卷。《二集》一百卷。《三集》一百十二卷。《四集》一百十二卷。清高宗爱新觉罗·弘历(1711-1799)撰。其生平详见(《御制文初集》(辞目)。弘历所著之诗甚富,号称一生写有十万余首诗。其

  • 存介堂集帖

    六卷。清张琦(生卒年不详)辑。张琦,字西侯,生性爱笔墨。在该帖之自序中,述及曾得元明清诸书家墨迹数十卷,便与人选择其中其它摹帖中少见的书迹加以摹勒,成于康熙四十三年(1705)七月。该集帖前有韩崇孟题

  • 称阳杂录

    一卷。清代章大来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大来字泰占,号对山,官至训导,著有《玉屏山房集》等书。此书原版本叫《后甲集》,又叫《睢雷馆日记》。此本为清代学者赵之谦得原本残本后,整理刊行,并为此本题名为《称阳杂

  • 春秋左传句解

    ① 三十五卷。宋朱申(详见《周礼句解》)撰。该书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卷一九一著录作《春秋左传节解》、《春秋左传详节》,今存明刻本又作《春秋左传详节句解》、《音点春秋左传详节句解》。该书只解释《左传》,而不

  • 风满楼帖

    四卷。清叶梦龙编。叶梦龙字云谷,富于收藏。此帖取清代诸贤法书,以小楷为多。第一卷成亲王,朱竹垞、程周量、王阮亭、梁药亭、姜西溟、王蒲衣、何义门八家。第二卷汪退谷、陈匏庐、陈香泉、查声山、徐坛长五家。第

  • 巢云吟馆诗稿

    四卷。清赵凤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凤,字凌霄,号巢云,江苏镇江人,赵芗湖之女,陈国华之妻。清代诗人。工诗善琴曲。在世仅三十七年。此书前有其夫陈国华所写作者小传,汪廷珍所作序言。有扬搢、孙韶所作《三峡归云

  • 纪效新书

    十八卷。明戚继光(1528-1587)撰。戚继光,字元敬,号南塘,晚号孟诸。世袭登州(今山东蓬莱)卫指挥佥事。父景通,历官指挥使,署大宁(今河北保定)都司,有操行。继光幼倜傥负奇气。家贫,好读书,通经

  • 四鉴录

    十六卷,清尹会一撰。尹会一字元孚,号健余,博野(今河北省博野县)人。雍正年间进士。曾任襄阳府知府之职,有惠政;官至吏部侍郎,为学务在力行,于古今人学术纯驳,审择之而未尝攻斥。著有《君鉴》、《臣鉴》、《

  • 栖霞小志

    一卷。明盛时泰撰。盛时泰,字仲交,南直隶上元(今江苏南京市)人,明嘉靖中贡生。著有《牛首山志》、《献花岩志》,俱甚罕见。明代焦罽曾刊行此志,传世颇稀,至清嘉庆中南京甘氏重将此志付梓,孙氏复取甘氏刻本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