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洪雅县志

洪雅县志

二十五卷首一卷,清王好音纂修。王好音,太湖人,曾任洪雅县知县。洪雅县志,始于明天启间,为县令陕嗣宗所修。清康熙中县令吴一蜚、雍正中县令劳世沅先后增辑。王好音任县令后,时大府檄调各州县志,因又广搜博采,重新纂辑,是为兹编。《洪雅县志》嘉庆十八年(1813)刻本,共二十五卷首一卷,首为序文、目录、纂修姓氏、各图。正文分为九志:一曰星野志,分野属之。二曰方舆志,沿革、疆域、形胜、关隘、山川、古迹、风俗、礼俗、乡饮、酒礼、物产属之。三曰营建志,城池、公署、学校、书院、祀典、坛庙、街市、堤堰、津梁、兵制、寺观、坊表、冢墓属之。四曰赋役志,田赋、盐茶钱政、杂税、蠲政属之。五曰职官志,文秩、武秩、官绩属之。六曰选举志,进士、举人、武科、成均、应例、宦达、封荫属之。七曰人物志,行谊、列女、流寓、仙释属之。八曰祥异志,祥异属之。九曰艺文志,赋、诗、文、典籍、金石、杂著属之。此志叙述之简括,去取之得当,门类安排合理,不愧为嘉属县志中上乘之作。且全书为邑人张柱缮写,笔法俊秀。尚有民国初年重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标题补注蒙求

    三卷。晋李瀚(见《蒙求集注》)撰。宋徐子光注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及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皆作八卷。通行有二本。其一为二卷,为徐子光原注本。此本分为三卷。凡徐子光注中陈振孙所谓兼及他人事者,均被删去。而每句之

  • 春秋传注约编

    五十卷。清郑士范撰。士范字冶亭,陕西凤翔(今陕西凤翔)人,清道光壬午(1822)科解元,乙未大挑一等,签分贵州,补贵筑知县。士范解经纯主宋学,《春秋传注约编》全录宋人程颐、胡安国之说,又对其他家的注释

  • 洞庭缘

    清陆继辂(1772-1834)撰。陆继辂,号祁生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清代戏曲作家。依靠有官职的亲戚、朋友作幕友为生。著有《洞庭缘》传奇剧本。写洞庭君出宫去征战蚩尤,洞庭君之王妃,因觉宫中寂寞,遂变

  • 汪刻隶释

    二十七卷。《隶释》为宋洪适编撰,前已著录。明万历十六年(1588)王鹭刻本,已收入《四库全书》中,而本书未录。此书为清汪日秀校刊。汪日秀,浙江钱塘人。此本刻于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)。他根据崑山徐氏

  • 陆氏虞初志

    八卷。明陆氏撰,旧本题《陆氏虞初志》,不著其名,原《虞初志》七卷。按首卷中《续齐谐记》有自跋,称得于外舅都公家,所以人们怀疑此书是都穆之婿陆子元(采)所作。这部书都是抄合诸家小说写成,记叙神异之事为多

  • 读书杂释

    十四卷。清徐鼒撰。鼒字彝舟,安徽六合人,道光乙巳进士,官至福建福宁府知府。是书系作者早年所作。据作者自记《年谱》“戊戌二十九岁”条下:“游扬州,与刘孟瞻(文祺)、念楼(宝楠)、罗茗香(士琳)、陈卓人(

  • 博爱心鉴

    见《痘疹博爱心鉴》。

  • 续知不足斋丛书

    二集,十七种,四十四卷。清高承勋编。高承勋字松三,直隶沧州(今河北省沧州市)人。此丛书为续《知不足斋丛书》而作,其选书体例、刊刻格式均与鲍书相同,版心均刻“续鲍丛书”。共两集,收古今著作十七种;宋陈师

  • 豫乘识小录

    二卷,清朱云锦撰。朱云锦,字絅斋,直隶永清县(今属河北省)人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)举人,嘉庆二十二年(1817)游幕河南,笔录其见闻,纂成书。全书分上下二卷,上卷分圣驾巡幸中州恭纪,田赋说,耗羡章

  • 历代制度详说

    十二卷。宋吕祖谦(1137-1181)撰。吕祖谦字伯恭,婺州(今浙江金华县)人。吕好问之孙。小时性情急躁。一日,读孔子言:“躬自厚而薄责于人。”平时的愤怒,一下都消解了。与朱熹、张栻很友好。被称为“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