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汉石经残字证异

汉石经残字证异

一卷(家刻本)。清孔广牧撰。广牧字笠塘,山东曲阜(今山东曲阜)人。此书卷首有仪征刘寿曾序。刘序认为,汉熹平石经,其文字与经典文字密切相关。就残字稍完备者而言,《尚书》则是东晋古文未出以前之本。《诗经》则是齐、鲁、韩三家并存,而以鲁诗为主。《公羊传》则兼有严、颜的异同,《论语》则为皇、邢未作疏以前之本。其单文只字每异於六朝晋唐诸本,可以由隶变上推篆籀,下正俗别。音训句读,多赖以存。有表微扶佚的作用。石经之学,没有比研究熹平石经更早的了。此书即取熹平石经,对于与他本不同之字,逐条列举,疏通证明。凡师授之殊,古今文之别,通假之歧,转写之讹等等,都能精审别白,衷於一是。例如《盘庚》的“予”,枚本“”作“丕”。今用江声《尚书集注音疏》说,当从石经作“不克”。黄氏易所得宋拓本正作“予”,黄丕烈校旧抄本《隶释》作“”皆不足据。按今文“丕”作“不”,与《大诰》“尔丕克远省”,而王莽用今文“丕”作“不”,是同样道理。古“丕”“不”同字。但此处从今文作“不”于义为长。又“白女罔台民”,枚本作“曰无戏怠”。今谓“台”即“怠”之省。《说文》“怠”字从心台声,所以可借“台”为“怠”。这是很确当的。又引刘恭冕说,“民”疑为“昬”之省。“台民”即“怠昬”。枚本作“戏怠”,文异义同。是则失之罔怠。民者,段玉裁《撰异》云,言群臣当勤以率下。汉曹翔《敬隐皇后颂》,《盘庚》俭而弗怠,即用此经文。孙星衍《尚书今古文注疏》云:“《方言》:‘怠,失也。宋鲁之间曰台’言汝毋失民。”二说并通,不必破民为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拇

    十六卷。清万年淳著。万年淳原名康,字弹峰。华容人。乾隆末年举人,曾官六安州知州。此书前八卷为图说,其中一至三卷为经说,四五卷为例说,六七卷为通说,八卷为附说。据作者自序:“成图说八卷,意犹未尽,复辑其

  • 竹书纪年集注

    二卷。清陈诗撰。诗字愚谷,别号大桴山人,蕲州(今属湖北)人。乾隆进士。官至工部主事。其学问渊博,著作丰富。有《竹书纪年集注》等。诗撰是书,经传合者为多,取春秋内外传及周秦诸子事迹相类似者,与为证明。又

  • 新世弘勋

    二十二回。题“蓬蒿子编”,作者真实姓氏无考。书成于清初,长篇小说,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起义,明朝灭亡事,终于清朝立国。该书以《剿闯通俗小说》为底本,增益首尾,重新加工而成。因其时已是清朝,故该书不再称满

  • 六书转注录

    十卷。清洪亮吉(1746-1809)撰。亮吉初名礼,又名连,字君直,又字稚存,号北江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乾隆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通经史,精小学,著作甚丰,举其要者有《春秋左传诂》、《公羊·穀梁古义

  • 广韵研究

    张世禄著。是书是研究分析《广韵》的著作。凡五章:一《广韵之作述及其体例》、二《广韵以前之韵书》、三《广韵之韵部》、四、《广韵之声类》、五《广韵以后之韵书》。此书对《广韵》的价值、名称、作述者、版本、反

  • 息庐诗

    一卷。清陶尔穟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陶尔穟,字颖儒。青浦(今上海市青浦县。一作华亭)人。康熙进士,官葭州知州,工诗词。本集前有曹溶序,称其为人巧极,天工错。颜光敏序,称其七古似青莲、长吉,近体不

  • 使楚丛谭

    一卷。清王昶撰。王昶(1725-1806)字德甫,号述庵,又字琴德,江苏青浦人(今上海市),乾隆十九年(1754)进士,官至刑部侍郎。湛深经术,娴于政事韬略。时号通儒,学者称阑泉先生。著述宏丰,著有《

  • 汉武梁祠画像考

    六卷。附图一卷。清瞿中溶撰。瞿中溶,详见《集古虎符鱼符考》条。汉武梁祠画像,自宋洪适、史绳祖二家著录以后,元、明两代金石著作很少涉及。到清乾隆中叶,黄易始搜访而出,较之洪适所见虽又残缺,但他又另得一石

  • 中庸脉络

    二卷。清吴楚椿撰。是书于《中庸》全书,通贯前后,共二卷,十八篇。依次为:名义篇,统绪篇,小人诬民篇,君子立极篇,论道篇,因性立教篇,德根于性篇,五常之德相需为用篇,即心言诚篇,天性贯始终篇,总论篇,论

  • 周秦名字解故

    二卷。清王夫之撰。王夫之生平见“诗经稗疏”。是书解说周秦人名字相承之义训,多取古音相近之字考其义类。定以五体:同训、对文、连类、指实、辨物。测以六例:通作、互注、辨讹、比例、合声、双声。训诂列于上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