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汉唐通鉴品藻

汉唐通鉴品藻

三十卷,明戴璟撰。作者生平及著述见于《群史品藻》条。《汉唐通鉴品藻》在《明史·艺文志》中有著录,该书系戴璟所作《读史品藻》的坊本改易了名字,涉及史事上起周威烈王,下迄后周世宗柴荣,与《通鉴》的首尾相应。书前冠以“汉唐”二字,显然与内容不符,大概是一些庸妄的书商添加上去的。此书为江苏巡抚采进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墅抱瓮录

    一卷。清高士奇(详见《春秋地名考略》)撰。是书是高氏告老还乡后的著作。书前有康熙庚午(1690)年间自序一篇,主要内容为记载其别墅--“北墅”园中栽种的花卉树木的情况。“北墅”园中种植的花卉树木很多,

  • 霞绮楼仅存稿

    一卷。清李道漪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道漪,字蕙清,浙江嘉兴人。此书与汤淑清著的《晚香楼诗词稿》、濮贤嫏著《意眉阁诗词》合刻名为《李氏诗稿》。书前有其兄李道详写的记。书后有:“女兄李道沅、姨甥濮思弇、思祜

  • 两浙金石志

    十八卷。清阮元撰。阮元(1764-1849),字伯元,号芸台,江苏仪征人。著名经学家、史学家。乾隆进士。官湖广、两广、云贵总督,体仁阁大学士。曾在杭州创立“诂经精舍”、广州创立“学海堂”,提倡朴学。罗

  • 易领

    四卷。明郝敬撰。该书专释卦序之义,认为《序卦传》当冠于篇首,如衣之挈领,所以书名《易领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著录存目,该本卷前标明条“山草堂集第二内编”。今北京图书馆收藏明万历、崇祯间

  • 学易笔谈

    四卷。近人杭辛斋撰。杭辛斋,浙江海宁人,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,因反对帝制入狱。于易学颇有研究,著述颇丰。除本书外,尚有《学易笔谈二集》、《易楔》、《易数偶得》、《读易杂识》、《愚一录易说订》、《沈氏改正

  • 说文引经异字

    三卷。清吴云蒸(生卒年不详)撰。云蒸字小岩,安徽歙县人。此书取《说文》所引之经与今经不同者,分经罗列,依《说文》部次字次为序,每字首列篆文,次录所引经文,并考石经所从之字,凡通转、假借,悉加辨别,共计

  • 说储

    八卷、二集 八卷。明陈禹谟(详见《经籍异同》条)撰。此书为作者之札记。均为偶捡一二古事,而缀以论说,内容多阐扬佛教,大致沿袭屠隆《鸿苞》之流派。有明万历间刻本,共八册,初集卷八缺第一、二两页,二集姚履

  • 嘉定四先生集

    八种,八十七卷。明谢三宾编。谢三宾字象三,浙江宁波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丛书为明崇祯年间,谢三宾做嘉定县令时所刻,收四人著作八种:唐时升《三易集》二十卷、娄坚《学古绪言》二十五卷、《吴歈小草》十卷、李流芳《

  • 魏三字石经集录

    一卷(石印本)。孙海波著。书分四篇,第一篇是拓本,第二篇是源流,第三篇是碑图,第四篇是古文。所录石经墨拓本,共一百八十七石。以三行直下式为正文,以品字式、古篆二体、古文一体、篆书一体、隶书一体诸石为附

  • 去伐论

    一卷。汉王粲(177-217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王粲字仲宣,高平人。博物多识,间无不知。蔡邕奇其才略。避乱荆州依刘表,后仕魏,累官侍中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唐书·经籍志》皆列为儒家。梁有《去伐论集》三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