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正字通

正字通

十二卷。明张自烈(1564-1650)撰。自烈字尔公,号芑山,宜春(今属江西)人。崇祯末为南京国子监生,入清累征不就,晚年卜居庐山。博学洽闻,著作尚有《四书大全辨》、《诸家辨》、《古今文辨》等十余种,今皆存于世。《正字通》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,其体例与梅膺祚《字汇》相同,共十二卷,分二百一十四部,部首次序与每部之内诸字的次序均按笔画多少排列。张氏此作意在补正《字汇》,所以较为详博,编排与注释均有改进:(1)《字汇》按分部分画原则,把一个字的古、籀、讹、俗各排在所属各部;《正字通》虽亦分见各部,但在本字之下还分别注明名个异体,如“”字下列有“”、“”、“”等。(2)《字汇》各部所收的联绵字如“鹦鹉”、“蟋蟀”之类多前后两见,注释重复;《正字通》则只在第一字下解释,如“狻猊”只在“狻”下所释,“猊”字下注音切,谓“见前‘狻’注”。(3)《字汇》给字作的注音很乱,往往同一个音还要注上诸家的几个切语,往往广注叶音,使读者无所是从;《正字通》一音只注一个切语,对叶音也有所删减。(4)《正字通》扩大了采注书籍的范围,增加了佛道两教和医药、方伎等书中的文字,考据征引亦较《字汇》丰富。至于所收字数,二书均为三万三千字左右。《正字通》的缺点是:有一字重见于两部的,如“垔”字既入“西”部又入“土”部,“羆”字既入“网”部乂入“火”部。引证有的不具书名,如“一部”的’一”字注引《礼运》、《乐记》不具书名《礼记》;有的不具篇名,如“人”部“偲”字注引《诗·齐风》不具篇名。《正字通》曾通行一时,人人奉为兔园册,至清徐文靖作《正字通略记》、胡宗绪作《正字通芟误》,是见其影响之大,因而成为《康熙字典》的主要蓝本。《正字通》旧本或题“国朝廖文英撰”或题“张自烈廖文英同撰”。廖文英(生卒年不详)字百子,连州(今广东连县)人,康熙时官南康知府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考钮琇《觚剩·粤觚》下篇,载此书本自烈作,文英以金购得之,因掩为己有,叙其始末甚详。然其前列国书(满文)十二字母,则自烈之时所未有,殆文英续加也。裘君宏《妙贯堂余谈》又称文英殁后,其子售版于连帅刘炳,有海幢寺僧阿字知本为自烈书,为炳言之,炳乃改刻自烈之名。诸本互异,盖以此也。”现在通行的《正字通》是康熙时秀水王氏芥子园重刻本,卷首有康熙九年(1670)的张贞生序和康熙十年(1671)的黎元宽序。《四库提要》据通行本著录于《存目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阅耕余录

    六卷。明张所望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所望,字叔翘,上海(今地名同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。此书为张所望之随笔札记,其中多有所考证,但采摭旧文者亦不少。内容兼涉谐谑、因果报应等杂事,有些类似陈继

  • 愿为明镜室词稿

    二卷。清江顺怡(约1862年前后在世)撰。江顺怡字秋珊,自署愿为明镜室主人,安徽旌德人。顺怡尝撰《词学集成》,亦明于词之源流派别者。此集以流畅之笔,写抑郁之怀,然往往露而不蓄,意尽于辞。集中多追和饮水

  • 南宫旧事

    一卷。清魏元旷撰。魏元旷,本名焕奎,江西南昌人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进士。本书是一部专门记载会试、殿试、朝考诸典故及其后任官之事的著作,其中所记内容有其前人未记者,故为研究清代科举制度的必备参考书

  • 戴东原集

    十二卷。《札记》一卷。《年谱》一卷。清戴震(1723-1777)撰。戴震字东原,安徽休宁人。思想家、学者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举人。曾师事婺源江永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奉诏任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

  • 续槜李诗系

    四十卷。清胡昌基(生卒年均不详)辑。胡昌基字云伫,平湖(属今浙江)人。此集为二函二十册,共四十卷。所收朱彝尊等一千九百三十家诗人之作,共三千九百余首。卷首有徐士芬、沈曾植等序,卷末有金兆蕃后序。劳乃宣

  • 湘行记

    一卷。清彭而述撰。彭而述,详见《桂阳石洞记》。康熙五十八年(1719),彭而述莅临湖南提学,由长沙至衡州湘江,共历五个月。此记专纪沿途见闻,故以湘行为名。该记辨潇湘流域至严且晰,记沿江风景,两岸山势,

  • 济宁县志

    四卷,首一卷。民国藩守廉修,袁绍昂纂。藩守廉详见民国《济宁直隶州志》。袁绍昂,江苏南通人,曾任济宁县知县。民国济宁改州为县后,疆域和建置皆与前有所不同。袁绍昂任县令后,又设局重修志乘,成是志。《济宁县

  • 四书异同商

    不分卷。清黄鹤撰。鹤字汉皋,湖南新化人。是书搜罗甚博,上自汉唐注疏,下至学海堂经解。此外经史子集,奥义新解,采获略备。其例有四:合经旨者,列于首条,次为存异,又次为存疑,再次为驳正。间出己见,别为按语

  • 论语袁氏注

    一卷。晋袁乔撰。清马国翰辑为一卷。乔字彦叔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初拜佐著作郎。后与桓温平蜀,进号龙骧将军,封湘西伯。《晋书本传》称乔博学有文才,注《论语》及《诗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梁有晋益州刺

  • 说文古语考补正

    二卷。清傅云龙(生卒年不详)撰。云龙字懋元,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官直隶候补道,著有《实学文导》、《续汇刻书目》等,辑有《纂喜庐丛书》。是书乃为补正程际盛《说文古语考》而作,删三字,补十八字,正其夺、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