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卷。明徐楚编,李高续辑。徐楚,号青溪,浙江淳安人,生卒年不详。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。李高字抑中,云南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至严州府通判。青溪在淳安境,即新安江。徐楚生于此地,因采前人题咏编为一集,成于嘉靖
八卷。清陈光绪(生卒年未详)撰。陈光绪,字子修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其事迹不详。卷首牛坤序称:“予偶游济南于广座中,见陈石生司马爱其书味盎然无风尘气,询之同人,知为循吏而不知其为诗。及投予游龙洞佛峪
八卷。决胜纲目 十卷。明叶梦熊撰。梦熊字南兆,归善(今广东惠阳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己丑年(1529)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事迹附见《明史》卷二百二十八《魏学曾传》。此书乃其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三
八卷。清李源撰。源字春潭,宛平(今北京市)人,一说燕山人,官至知县。此书系其孙李士珩刊于同治七年(1868)。河南光山胡沧晓著有《周易函书》,推本宋儒邵周之说,然卷帙浩繁、编次无序。李氏服膺胡氏《周易
三十三卷,首一卷,外编二卷,辨误一卷,清孙诒让撰。孙诒让(1848-1908),字仲容,号籀,浙江瑞安人,著名学者、目录学家。同治六年(1867)中乡试,晚年主讲温州师范学校,任浙江教育学会会长。该书
四卷。清朝姜兆锡撰。姜兆锡字上均,丹阳人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举人。乾隆初年被推荐充任三礼馆纂修官。该书取名“述蕴”是因为取《通书》“圣人之精画卦以示,圣人之蕴因卦以发”之义。其大旨则严格遵守朱子
三卷。清余澹心撰。明末,名士集于江南,余澹心以闽侨人才,来游国学,遂迁居金陵。文酒之咽、丝竹之场,皆所亲历。春灯燕子,转瞬兴亡,回溯袭游,作此记,此记分三卷,上卷记雅游,中卷记丽品,下卷记轶事,卷端自
一卷。四书释地续补 一卷。四书释地又续补 二卷。四书释地三续补 二卷。清阎若璩(详见《校正四书释地》)撰,樊廷枚补。樊廷枚,浙江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是书前有汪廷珍序。所补约有三义:
二十五篇,附文征五卷。清周震荣修,章学诚纂。周震荣,字青在,浙江嘉善人,乾隆举人,历任青阳知县、清苑县承、永清知县。章学诚(1738-1801),字实斋,号少岩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乾隆进士,官国子
六卷。清刘沅撰。刘沅字止唐。四川双流人。乾隆五十七年(1792)举人。曾官湖北天门县知县,国子监典簿。后隐居著书。其父于易学很有研究,认为“河出图洛出书,圣人则之,实天启圣人以明道化,不仅在数术也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