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无声戏

无声戏

全本正编十二回,外编六回。清李渔(详见《十二楼》)撰。白话短篇小说集。题名《无声戏》,取义于李渔对小说的理解,即视小说为无声的戏剧。该书故事虽点明发生在明代嘉靖、万历各朝,但题材基本无所本,均属作者创作,或依据了一些民间传说。以写家庭琐事题材为多,主要关注的是财产、子嗣、伦常、家政等事。情节多用宿命解释悲喜波折,好人终有善报。如重义的奴仆在子孙不孝的主人那里继承了遗产,“家业兴隆、子孙繁衍、衣冠累世不绝(卷十一《重义奔丧奴仆好,贪财殒命子孙愚》);或仗义疏财的乞儿受到皇帝恩顾,得了妻室,身亦显贵(卷三《乞儿行好事,皇帝做媒人》)。对现实人生的反映并不深刻,但情节构思巧妙,语言活泼而富于情趣,可读性强,对清代小说艺术有一定贡献。该书版本情况较复杂,并有《无声戏》、《无声戏合集》、《连城璧》等不同题名。据杜浚《无声戏合集序》云:“予于前后二集皆为评次,兹复合两者而一之。”则其书最早当分为二集,但原刻本一、二集未见流传。今存有《无声戏合集》,残原刊本二篇,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;《无声戏》十二回本,清初精刊本,藏日本尊经阁文库;《无声戏合集》残本,九回,清顺治刊本;《连城璧全集》十二集外编六卷,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,缺外编二卷;《连城璧》十二集外编六卷,藏日本佐伯文库,此为足本。《连城璧》是书商将几种《无声戏》版本中不相重复的篇章集合刊刻时另改的题名,二者实为一书。1988年,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,题《连城璧》。1989年,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,题《无声戏》。1993年,上海古籍出版社也以《连城璧》为题整理排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夏小正异义

    二卷。清黄模(详见《夏小正分笺》)撰。是书前后无序跋,《斋丛书》未刻。大致上《分笺》为正义,此为别义;《分笺》诠释全文,此则载有异义者,两者绝不相涉。如《分笺》斗柄悬在下,此则以前传盖记时也云之;《分

  • 增补广德州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,清裕文纂修。裕文,字秀岩,满洲镶蓝旗人,官安庆府同知,道光二十六年(1846)来守广德州。广德州志,自清乾隆五十七年修辑后,迄道光五年,州守张文凤已采辑完稿,因别迁他任而未竟。裕文来守

  • 四明心法

    见《医家心法》。

  • 瓦缶雷鸣

    四卷。清黄家骥撰。黄家骥字跷秋,湖南湘乡人。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。此集凡四卷。卷首有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其友人程序,“称其纳职黄门,日仆仆于长安红尘十丈中”。大概黄氏曾仕京师。集中诗句颇多俚语。卷一

  • 荔枝谱

    一卷。宋蔡襄(详见《茶录》)撰。《荔枝谱》主要记叙闽中荔枝。全书共七篇。第一为原始末。主要叙述荔枝产地,荔枝是历代时鲜果品,常常进贡朝廷,而闽中荔枝最优。第二标尤异。主要叙述闽中兴化军陈紫荔枝,色、香

  • 澄海县志

    二十六卷首一卷。清李书吉、王恺修,蔡继绅纂。李书吉,江苏常熟人,举人,以孝廉作宰,通诗书。旧志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县令王嘉忠修,邑人王天性纂,至乾隆二十九年(1764)三度重修。县令李书吉虑

  • 文字会宝

    不分卷。明朱文治撰。朱文治,字简叔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生平不详。本书取前代之文,人各一篇,裒而成集。其凡例称,书家姓名均据文之朝代后先为序次。不过,其中亦有编排错误。如王勃在江淹之前,刘禹锡在骆宾

  • 国语

    二十一卷。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,但也有不同说法。认为是战国时代史官所撰。左丘明,春秋末年鲁国人。著有《左氏春秋》(即《左传》)和《国语》等书,是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。《国语》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

  • 承运传

    四卷三十九回。不题撰人,书成于明万历年间。长篇历史小说,叙明建文元年(1399)至建文四年(1402)的“靖难之役”事。书开始写明太祖朱元璋梦乌龙盘于大殿第三根金柱,次日十王来朝,第四子(燕王朱棣)演

  • 读春秋编

    十二卷。陈深(1293-1362)撰。陈深字子微,号清全,平江(今属湖南)人,元代经学家、书法家。宋亡,陈深放弃科举,笃志苦学,闭门著书。元文宗天历时,有人以其善书而荐之,陈深潜匿不出。其平生著作,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