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新修怀庆府志

新修怀庆府志

三十二卷,首一卷,图经一卷,清唐侍陛修,洪亮吉等纂。唐侍陛,江苏甘泉(今江苏江都县)人,荫生,乾隆五十一年(1786)任分守彰卫怀三府地方兼管河北河务水利兵备道。洪亮吉(1746-1809),字君直,一字稚存,号北江,江苏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,与戴震、孙星衍等同属方志地理派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进士及第,后督贵州学政,任满还京,入直上书房,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。嘉庆四年(1799)上书言事被遣戍新疆伊犁。次年遇赦回籍,历主本邑泽州书院、扬州梅花书院。唐侍陛来任,索三府志书阅之,或数十年或近百年未修,征巡抚毕沅同意,并与三知府约为重修。其后彰德、卫辉相继纂成,怀庆知府布颜以膺荐入京,未暇及。五十四年(1789)春,唐侍陛与武陟县令卢又绅置局,王瑜、洪亮吉、陈燮、江大键等分辑之,将及成书,又得前知府沈荣昌稿本参互考订,适逢杜琮来任知府,参与其事,翌年夏书成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)刻印。书前有唐侍陛序,明正德、清顺治、康熙志序。十四门,领目若干,为:圣制、图经卷首,沿革,星野,舆地,建置,河渠,田赋,学校,兵防,职官,选举,人物,金石,艺文,杂记附原序。此志以沿革、地理、水利三者着力最甚。河渠为本府首要,故又分河防、堤工、水利三目记述。河防、堤工专记黄河,自晋以来迄于乾隆二十七年,在本境的决溢、修浚、波及其他县境、有关上谕与奏疏等,十分详尽。水利目记述水道的源流,修举先后,灌溉的区县,同时附以有关碑记、文献,绳贯条析,全面记载。还将有关本府史实资料除黄河入河渠门外,统汇入丛谈,保存了一方文献。该志考证精详,取材严谨,搜集宏博,为方志中的善本,流传很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云生四种曲

    清李文瀚(1805-1856)撰,李文瀚,字云生,号莲舫,因字云生故为此集名。清代戏曲作家。安徽宣城人。道光八年(1828)举人。历任觉罗正黄旗教习,陕西大荔知县,鄜州知州。咸丰初年任四川夔州知府等官

  • 乾坤大略

    十卷。补遗一卷。清王余佑(1615-1684)撰。余佑,字介祺,自号五公山人,直隶新城(今属河北)人。明末随父起兵抗击李自成军。入清后,隐居易州(今河北易县)五公山,教授生徒,不求闻达。史传称其“尝受

  • 清隐山房丛书

    七种十卷。原题华阳逸叟编。华阳逸叟不知为何许人。书序称:华阳逸叟,寄寓闽越山麓,题其室为清隐山房。其家藏书丰富,得未见书,不惜以重金购之。丛书所收七种,大半为术数类著作,其余为兵家著作。其目次为:《天

  • 两浙金石志

    十八卷。清阮元撰。阮元(1764-1849),字伯元,号芸台,江苏仪征人。著名经学家、史学家。乾隆进士。官湖广、两广、云贵总督,体仁阁大学士。曾在杭州创立“诂经精舍”、广州创立“学海堂”,提倡朴学。罗

  • 毛诗识小

    三十卷。清林伯桐(详见《毛诗通考》)撰。该书名曰识小,而所论均纯系大义,不免与书名相违耳。伯桐此书,盖在所著《毛诗通考》之下。该书有修本堂本、岭南遗书本。

  • 诗声类

    十二卷。分例一卷。清孔广森(1752-1786)撰。广森字众仲,另字撝约,号轩,曲阜(今属山东)人,孔丘六十八代孙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进士,改庶吉士,散馆,授检讨,后父母丧,以哀卒。广森曾受学

  • 瑜斋诗草

    一卷。清郭赵璧(约1751年前后在世)撰。郭赵璧字名瑾,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乾隆元年(1736)举人。郭赵璧工诗,喜吟咏,而不注意整理,多散失。本集是郭赵璧殁后,其子郭文焕所编。另一子

  • 绝妙好词校录

    一卷。清郑文焯(1856-1918)撰。郑文焯生平事迹见《清真集校本》。文焯以南宋高词,尽于周密《绝妙好词》一编。惜传写多讹,元刻难见,因详加校订,分别摘录。词有刻本者,则择善而从之。又得《小瓶庐》刻

  • 读春秋管见

    十四卷。清罗典(生卒年不详)撰。罗典字徽五,号慎斋,湘潭(今湖南湘潭)人,乾隆辛未(1751)进士。改庶吉士,散馆授编修,官至鸿胪少卿。《读春秋管见》一书,纯粹以作者本人的主观臆见解经,既不守《春秋》

  • 汝南遗事

    二卷。明李本固(约1589年前后在世)撰。明神宗时有两个李本固。其中一个为临清人,万历壬辰进士。本书作者李本固,字叔茂,汝宁(今河南汝南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官至大理寺卿,以言事罢归。李本固罢归后,郡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