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数术记遗

数术记遗

一卷。汉徐岳(生卒年不详)撰,北周甄鸾注。徐岳字公河,东莱(今山东莱州)人。受历学于汉灵帝(168-188年)时会稽东都尉刘洪,刘又引天目先生之语,徐岳为成《数术记遗》一卷,还著有《九章算术注》二卷。从书中用语与当时历史不符可知,《数术记遗》是后人托徐岳之名的伪作。该书内容简略,文字短少,主要讨论大数进法和记数方法。书中土张大数记法以万进制最便利。在记数方法中列举了十四种不同的记法。第一种是”积算”,即算筹记数;第十四种是“计数:既舍数术,宜从心计”,根本用不着记数法。其他十二种是太乙算、两仪算、三才算、五行算、八卦算、九宫算、运筹算、了知算、成数算、把头算、龟算和珠算,这些方法或用着色的珠,以其位置表示各位数字,或用少数特制的筹,以其方向表示各位数字,这些杜撰的方法目的在于简化记数法。全书内容浅陋,多有神秘色彩且不切实际,并无多大价值。唐代明算科考试以该书为“帖读”之本,考生必须熟读,故得以流传于后世。十三世纪宋朝人刊刻“十部算经”时,祖冲之《缀术》已佚,故以《数术记遗》充数,于是成为现传本《算经十书》之一;后又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该书版本有南宋鲍浣之刻本,现存北大图书馆;明万历中胡震亨刻《秘册汇函丛书》收入;常熟毛晋的《津逮秘书》本;《四库》本;孔氏微波榭本;《学津讨原》本;《槐庐丛书》本;《古今算学丛书》本;《万有文库》本和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《算经十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彻悟禅师语录

    一卷。清代释际醒撰。彻悟,号梦东。生于1741年,卒于1810年。为清代弘扬净土宗代表人物之一。彻悟初从北京广通寺粹如参禅,后继主法席,为道俗所归仰。嘉庆五年(1800),居京郊怀柔红螺山资福寺,倡导

  • 四子书全言

    六卷。清戴宫华撰。是书为乾隆十年(1745)赵佑所刊。卷首有赵佑《书后》一篇,叙刊书的缘起。是书为赵佑的祖宗赵抃手录,题为西泠戴宫华先生著,名第都无可考。其书博采众说,间及徐肇侗、李卓吾诸人。原本系蝇

  • 学易述谈

    四卷。明方时化撰。该书是时化之子方庞的听讲笔记,所以取名“述谈”,是方氏《易》学的第三种书。书中含《密义述》二十则、《名象述》十二则、《卦爻述》四十则、《凡例述》十二则。首卷之末有佛家三乘之说,可见其

  • 三统术衍

    三卷。钤 一卷。清钱大昕(1728一1804)撰,大昕字晓徵,又字辛楣,号竹汀,江苏嘉定人。乾隆进士,累官少詹事,督学广东,丁艰归,不复出。历主钟山、娄东、紫阳书院。精研群籍,于经史文义、音韵、训诂、

  • 艺圃萃盘录

    十卷。卷首题曰:丁卯解元用斋周汝砺选,戊辰进士贞庵蒋以忠纂。丁卯同年养庵蒋以化辑。终不知出自谁人之手。其书分类标题,各系以总论。似经生揣摩对策之本。

  • 益雅堂丛书

    四集,二十种,八十六卷。清傅世珣(见《玲珑山馆丛书》)编。丛书所收多为小学、训诂方面的著作,共分四集。第一集收清翟灏《尔雅补郭》二卷、宋陆佃《埤雅》二十卷等,共五种。第二集收清钱树棠《说文通论》一卷等

  • 竹州集

    二十卷。附《棣华杂著》一卷。宋吴儆(1125-1183)撰。吴儆,初名偁,字益恭,休宁(今安徽休宁县)人。绍兴二十七年(1157)进士。历朝散郎,广南西路安抚使,知泰州。后主管台州崇道观。卒,谥文肃。

  • 文选考异

    四卷。清孙志祖(1737-1801)撰。自南朝梁萧统所编《文选》问世以来,流布极广。社会通行的注本亦为不少。孙志祖则认为当时社会广泛流传的毛氏汲古阁刻本只载“李(善)注”一家,字句讹误脱衍、杂驳之处太

  • 田家五行

    二卷。附一卷。明张师说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师说生平不详。《田家五行》上卷记载一年十二个月的节气及天文地理,用以占候。下卷记草木、鸟兽、鳞鱼。最后是写三旬、六甲、气候、涓吉、祥瑞等类事宜。《古今图书集成

  • 河津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清马光远修,刘梁嵩纂。马光远字月生,山东人,康熙五十四年(1715)进士,十年(1671)任何津县知县。按河津旧志,创修于明万历一年知县张汶乾,一修于崇祯四年知县郭景昌。《河津县志》康熙十一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