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数学拾遗

数学拾遗

一卷。清丁取忠(1810-1877)撰。丁取忠,字果臣,号云梧,湖南长沙人,自幼喜算学,刻苦钻研四十年,博通古今数书。培养后学黄宗宪、左潜、曾纪鸿于长沙古荷花池白芙堂,后与吴嘉善相识,共同研治数学。著有《数学拾遗》一卷(1851)、《舆地经纬度里表》一卷(1852)、《粟布演草》二卷补一卷(1871)、《对数详解》五卷(1874),后两种书是合撰的。1872-1876年间,丁取忠编撰刻印《白芙堂算学丛书》共二十一种,他的四种算书均收入。这套丛书在中国南方较有影响。丁取忠的著作兼综各家学说,注重计算和实用。《数学拾遗》前边介绍三角学,利用“求弦矢弧背圆周捷法”计算了许多三角函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。“三色贵贱差分解”一篇专门讨论张丘建的百鸡问题及不定分析问题。丁取忠给出百鸡问题一个简易解法:先设公鸡数为零,用百钱买百只鸡得母鸡二十五只,小鸡七十五只。现多买四只公鸡、三只小鸡,少买七只母鸡便得一组答案,同理可推出其余二组答案。丁取忠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兴趣,时曰醇于1861年撰《百鸡术衍》,以己意推广了丁取忠的解法。《数学拾遗》仅有《白芙堂算学丛书》本。据李俨《中算史论丛·第二集》载,《数学拾遗》在《白芙堂算学丛书》中有目无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越游稿

    一卷。明沈明臣(1518-?)、沈一贯(1513-1615)、余寅(1519-1595)唱和诗集。沈明臣,字嘉则。鄞县(浙江宁波)人。沈一贯,字肩吾,号龙江。鄞县(浙江宁波)人。隆庆二年(1568)进

  • 经学五种

    二十五卷。清汪昌序编。汪昌序,生卒年不详。江苏仪征人。诸生。家中藏书甚富,喜校雠之学。汪氏此书汇刻了宋代经学精美刻本五种、岳飞之孙岳珂《九经三传沿革》、叶时《礼经会元》、郑樵《六经奥论》、《太平经国之

  • 未斋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顾鼎臣(1473-1540)撰。顾鼎臣,初名同,因梦而改鼎臣,字九和,号未斋,昆山(今江苏昆山县)人。明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第一,授修撰,累迁礼部右侍郎,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

  • 书义主意

    六卷。元王充耘撰。王充耘字与耕,一字耕野,江西人。顺帝元统初年(1333年)以《书经》成进士,授同知永新州事,不久弃官养母。晚年潜心研究《尚书》,考订蔡传,名为《读书管见》;又撰有《书义矜式》。他的《

  •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

    一卷。南宋元敬(生卒年不详)、元复(生卒年不详)撰。二僧学佛念祖,住寺杭州。因地兴佛,撰述一地高僧以垂后世。二僧根据传说:即西湖玛瑙宝胜寺在南宋绍定六年(1233)创建一高僧阁,内奉杭州各寺居住的历代

  • 盐亭县志

    八卷首一卷,清邢锡晋修,胡光琦纂。胡光琦,曾任盐亭县知县。盐亭旧志编纂于乾隆二十八年(1763),主其事者为县令董梦曾。仅二十余年,胡光琦复为此志。盖张松孙守潼时,于志乘别具苦心,郡志既成后,复以次逮

  • 衎石斋纪事稿

    十卷。《续稿》十卷。《刻楮集》四卷。《旅逸小稿》二卷。《续良吏述》一卷。清钱仪吉(1783-1850)撰。钱仪吉字蔼人,一字新梧,号衎石,一号心壶(又作星湖),又自号衎山樵。浙江嘉兴人。嘉庆进士,选庶

  • 易理寻源

    三卷。清张步骞撰。作者认为“阴阳之理蕴于河图。故羲之画卦,本于河图”,故“说易必溯源于河图而后可。”全书分三卷。卷一论易例本于河图,共十九则。如九六、大小、内外、中正、往来、吉凶、承乘、比应、君子小人

  • 茗柯文编

    《初编》一卷。《二编》二卷,《三编》一卷,《四编》一卷,《补编》二卷,《外编》二卷。清张惠言(1761-1802)撰。张惠言,字皋文,一作皋闻,原名一鸣。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嘉庆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

  • 礼书纲目

    八十五卷。清江永(1681-1762)撰,生平详见《周礼疑义》。朱熹《仪礼经传通解》为未完成之作,后人续修亦未完成。江永广摘博讨群经,以《周礼》原秩列纲目,为《礼书纲目》,自称“欲完成朱熹未竟之志,成